《不教的教育》第三编第三节

《不教的教育》精读会[玫瑰]读书打卡[抱拳]

#2月11日-12日[玫瑰]第三编第3节学习复盘

一、读书笔记(记录让你印象深刻的内容

1.“易子而教”就是说父母不亲自教育自己的孩子文化知识,而是另择良师教育子女。这样做有两个用意,一父母对子女有很多主观判断,有难免夹杂感情因素,弄不好会有伤感情。二,父母重身教,教师重言传;父母教育子女要尊师重道,教师教育学生要孝敬父母——父母和教师分工不同,却殊途同归。

2.《教子要言》中说:教学的责任,尽可以完全交付给循循善诱的好老师,作为父母,只需要随时考察孩子是不是认真学习,学业有无长进即可。而家庭教育的主要责任是道德教育。道德教育的要点: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为人谨慎、讲究诚信、有爱心、交善友等等。为人父母者,如果能将自己平生的优秀品质,全都传给子女,那就是家族兴旺的根本。

3.所谓继承不是继承他的形式,而是继承他的精神。

4.教育孩子,可以适当的告诉他一些社会的阴暗面,给纯真无瑕的新一点预警;至于成人,应该主动认知人性的光明面,给饱经沧桑的心一丝慰藉。

5.学唐诗宋词有三个建议:

一、趁记性好,多读多背,记住了就是自己的,随时随地可以引用,对诗歌、对文学也有感觉。

二、每学一首诗,适当了解他的作者,了解相关的背景。

三、多朗读,多吟唱。

6.在一系列学修次第中,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就是《大学》的修次第地。《大学》中提出的“三纲”、“八目”、“七证”等内容,为儒家的修身之道画出了完美的地图,后世学者只需按图索骥,便可以借此聆听圣贤的教诲。《大学》、《中庸》自唐宋以来,一直被当作儒家的“心法”而备受重视。

7.《大学》里说:要想处理家庭关系(齐家),必先完善的人格(修身);而建立完善的人格,必先建立正确的心态(正心);建立正确的心态,又必先远离不良情绪,这就是“诚意”。所以说,齐家的基础是正心,正心的基础是诚意——也就是自律、自觉、自在。

8.一个人能拥有多少,并不是看他是不是学会了驭人术或者致富经,而要看他能够造福多少人。当一个人能够造福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德才兼备的人,这就是修身;当一个人能够造福全家,使全家和谐,其乐融融,这就是齐家;当一个人能够造福很多很多人,使很多人受到他的教益或实惠,那就是治国平天下。

二、感悟行动(记录你的感受,落实到生活中的行动计划)

1.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父母,格局要大,教育孩子的同时,先完善自我,然后已一己之力去改变家人,影响他人,报答社会。

2.对于唐诗宋词,在孩子自愿的情况下,引导多读多背。

3.多学习古人的智慧,继承其精神。

4.读《大学》。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教的教育》第三编第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