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斜杠青年”,我是如何克服学习焦虑的?

https://mp.weixin.qq.com/s/2ai72oONaW1ZyU6gCWmIhA(欢迎收看微信版)


你有没有和我一样:

想学的东西太多,无从下手

既不想放弃这个,也不想放弃那个,都重要!

学了后,记不住、用不上,无法将新旧知识融合

躺在床上,想着今天收获2少,翻来覆去睡不着。于是,第二天困盹,本来效率就慢,这下直接降为负值,于是晚上接着焦虑,恶性循环……

生怕自己掉队,生怕自己被别人比下去

觉得别人都是聪明蛋,自己是个傻蛋,别人一学就会,我三学也不会


在这个信息知识大爆炸时代,越来越多的人都争做“斜杠青年”,学点这个,会点那个,就差要去“竞选总统”了。

斜杠青年来源于英文Slash,出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撰写的书籍《双重职业》,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

想做“斜杠/青年”的想法没有错,但一定要按适合自己的方法和路子来,否则你就算是去竞选清洁工也是无头苍蝇。


01“都重要”中划等级。

我自己创造了一个划分等级的方法。自己做一个二维坐标,两个维度自己定。根据坐标轴进行筛选。

例如:我喜欢学能够帮助我挣钱的东西,于是我将其定义为“挣钱潜力”,于是这是一个纬度。我喜欢学我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于是将其定义为“兴趣”,这是第二个维度。根据这两个维度画一个坐标,根据划分的四个区域进行筛选:

图片发自App

再例如:我喜欢钱,于是将“变现速度”作为一个维度,“钱挣的多少”作为一个维度。这两个维度形成一个新的坐标,根据这两个维度进行自己的筛选。

你可以随意创造属于自己的坐标,然后将自己喜欢的东西筛选出来,如果一轮筛选完之后还有很多,可以重新确定自己的维度,设置一个新的坐标,在剩余被筛选下去的里面再进行一轮筛选。

最终选出你想要学习的的三个终极版学习内容。

02突围有计划

筛选完之后就要全力突围,这三个学习内容,一咬牙一狠心,暂时抛弃其他几个。

新东方培训一个傻瓜英语到脱口而出只用到四到六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为什么只用四到六个月的时间呢?

因为四到六个月的时间内他们会全部投入到学习英语的世界里,沉浸式的学习。

我们不可能每天将时间花在这三个学习内容上,所以我们一定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时间和学习安排好,有条不紊的进行。

计划的制作,我这里就不再赘述。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计划。

我想说的是如果计划中没有完成的任务,一定要仔细想一想,为什么没有完成是时间安排不合理,还是效率低问题,然后根据原因可以适当地调整变更自己的计划。一定要记住,不断变更小计划,宁死不改大计划(大目标、长远目标)。

03人各有长短,勿拿自己的短板对比别人的长板。

大多数人的焦虑来自“和别人比”,为什么我认真学了这么久还赶不上他?(注意:我说的情况前提是认真学习且方法对)

其实怎么看待“别人比你优秀”这个问题,每个人情况不一样,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种看法的原因不一样,方法不一样。

我的想法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没必要和任何人比,若将人群分为0到100,我们每个人都是朝着100无限趋近,但不可能变成100。只要我在我自己的正常计划内运转就好,我当下这一刻是充实我的目的在实现就好了。

对比合适是激励,过于看重对比则是摧残心理的鸦片。

04如何检验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

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教”,将输入到自己脑子里的东西,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输出。

我常用的方法是:自言自语、复述给别人、睡前过电影。可以寻找自己最舒服的方法,创造适合自己的方法。


Susan Kuang《斜杠青年》中写到:别人要怎么样生活是他们的选择,而我这辈子要如何生活是我的决定,它无须符合什么标准,也不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对我来说,唯一要做的就是想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然后全心全意,用自己想要的方式,过属于自己的生活,不论这种生活是不是大众眼中所谓的"成功"。

愿你能得到属于自己的“斜杠”,而非停留在“朝三暮四”和浮躁的表面;愿你能做到满园春色,清风自来。

图片发自App

----------------------------------------------------------------------------

BY/

封面/插图:百度

排版/校对:夏雪天

99年大俗人一个,兴趣广泛,爱钱缺钱

喜欢看历史性小说或者人物传记,是个唐粉

欢迎光顾公众号:夏雪天

https://mp.weixin.qq.com/s/2ai72oONaW1ZyU6gCWmIhA(欢迎收看微信版)

你可能感兴趣的:(想做“斜杠青年”,我是如何克服学习焦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