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系管理对企业如此重要,如何才能用信息化工具构建高效的管理体系?

一个企业里所有的活动都离不开体系的要求:产品生产、产品检验、原料采购、人事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环境管理、安全管理……体系无处不在。

所有涉及生产及销售都离不开ISO体系,且ISO体系标准适用于各行各业,全球已有几十万家企业、政府、服务组织及其它各类机构顺利获得第三方认证。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市场的开放,二十多年前就开始学习管理体系标准而进入认证行业的探路者们,如今要么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要么成为公司的高管,再不济在行业内也是名声远扬受人尊崇的讲师。这些在体系行业最初的探路者们都走向了属于自己的人生巅峰。

1

回到当下,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各行各业有破灭有新生。那么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习管理体系还有用吗?还有发展吗?答案是肯定的。

任正非曾经说过,企业的真正的竞争力是管理。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理解管理:一是可以把管理理解为行为,我们日常发生的各种各样的管理行为;二是可以把管理理解为是管理理念和知识;三是把管理理解为一个体系、一种解决方案。这个恰恰是中国企业最缺的。

拿日本来说,为何日本的体系化管理非常成功,因为他们的体系在一个场合已经触及到了很多方面,甚至员工上厕所的标准是什么,吃饭的标准是什么都有。

此时的的体系越充分越像是一个调节的手,可以慢慢地调节员工不规范的行为。如果是简单地制定规章制度,那其存活率不超过一年。因为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快节奏的社会,规则是要不停地更新的。

像这次疫情就是,每个地方的政策在不断地变化,造成了很多外地打工者的痛苦。更不要说技术上变革地很快,有些东西可以轻而易举地绕开规章制度。

2

管理体系是什么?是企业规则的集成。什么是规则?包括组织的架构设计——事业部还是矩阵;架构背后的责权利安排——表现为经营责任书、分权手册;还包括运行的流程以及各种制度规范、管理方法技术等。

体系和规则的根本区别是体系远比规则灵活。体系所产生的很多条条框框,都是经过推理和自然规律发展出来的原则,是自动生成的,不是随便制定的。

原则规定了员工的行为范围,而不是把员工的行为给固定死。固定死的后果只有让员工变得麻木,最后大家都会从这个圈里逃跑。那么一个集团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所以说体系的存在就是让标准更加人性化合理化。

有些东西靠规定是没用的,只有靠原则精神,靠体系化的管理才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当有了体系,整个公司就是个大家庭。因为员工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知道自己在体系内的成长方式,那他就不会焦虑烦躁,一个合理的体系也能保证其不受伤害。

3

吴春波老师讲过华为有一个管理体系,有了它,可以做交换机,也可以做手机,甚至可以做大家桌子上放的矿泉水。从功能角度,我们可以对管理体系进行不同侧面的定义,有些是比喻的:

——它是一条坚实的跑道,可以起飞各种飞机,波音也行,空客也行。也就是说,在管理体系基础上,可以进行多元化尝试。

——它是一片肥沃的土壤,它能长出茂密的森林:能够产生人才,可以产生产品,也可以是新的事业。

——它是一种整体性、结构化的机制,是一个系统性的功能,可以使得企业源源不断地输出价值,就好像地底下的石油一样,好像开采不尽。

——它是一个平台,可以进行迭代:1.0版本,2.0版本,3.0版本,不断递进。

比如梅派唱腔男旦,梅兰芳有个儿子叫梅葆玖,把梅派传下来了。梅葆玖大师也去世了。梅葆玖运气还不错,收了个男旦弟子叫胡文阁,年轻的时候男扮女装唱流行歌曲,在深圳曾经小有名气,后来又立志学京剧,学成正果了,学成了梅派传人。

胡文阁现在也快50岁了。后面是谁,有个小孩叫巴特尔。但是我可以肯定地说,越唱离梅兰芳大师就越遥远了。像这种表演就是隐性知识。我们讲的管理体系,它是企业积累沉淀下来的,不属于哪个特定的个人。

现在很多人都讲不确定,其实对企业家来说,他只能确定地做事,他可以想想不确定,他每天做的事却都是要确定的。

他要用确定来应对不确定,那怎么应对呢?建一个管理体系,这是我们面向未来的基石,在面对未来不确定的时候,我们可以有应对的基础。

4

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在企业内实现一种管理思路有很多种办法,如建立一套规章制度,通过各种体系认证等,最终目的是通过管理体系的运行达到管理目标,因此通过运行管理软件构造企业管理体系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

在软件的实施过程中,对规范企业的管理行为,帮助企业建立管理体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艾思欧IMS作为首创的一站式体系管理软件服务平台,全面整合了企业体系文件、业务流程、运行管理、审核管理,涵盖了企业建设、运行管理体系的所有过程,能帮助企业实现管理体系的全流程轻松管理,是企业体系管理的最佳帮手。

此外,企业在构建或实施体系的过程中遇到的一切比如体系文件管理、体系审核、体系贯标、体系融合等等问题都可以轻松解决。

从体系管理方面来看:

艾思欧IMS作为业内首个管理体系信息化通用解决方案,可以全面解决企业在体系日常管理中的核心痛点,满足体系升级、融合、审核以及组织架构、流程或企业发展等变化导致的调整,可灵活联动进行处理。

从技术方面来看:

企业无需再配备IT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同时又能得到最新的体系信息化技术应用,全面满足企业对信息管理的需求。

从投资方面来看:

企业只需以相对低廉的“年费”方式进行投资,不用一次性投资到位,无需占用过多的营运资金,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企业资金不足带来的压力。

从维护管理方面来看

企业采用租用的方式来进行体系管理,不需要专门的IT及运维,极大的减少了企业人力、财力的压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体系管理对企业如此重要,如何才能用信息化工具构建高效的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