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和收益成比例吗?

一直以来,经常听人说,收益和风险是成比例的,想要获得高收益就要面对高风险,或者俗话说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风险和收益真的成比例吗?我不得不打个问号,因为很多事实并不是这个样子。

举个简单例子:雷军创业和我创业的风险和收益绝对不是一样的,或者这样说,雷军创业的风险几乎为0,收益却是非常高的,而我创业的风险高的吓人,收益可能还不如打工,这就是典型的风险和收益不对称。

再比如:巴菲特投资和一个小白做股票投资,风险和收益也是绝对不平等的。

种种迹象表明,收益和风险成正比的逻辑是不成立的,那么这句话为什么还会一直很流行呢?或者说这句话的来源是什么呢?

完全有效市场理论可以回答这个问题。有效市场理论基础是

1、市场中有许多参与者,他们获取信息渠道透明相同

2、参与者聪明、客观、有高度的积极性并辛勤的工作

3、他们的分析方法广为人知且广泛采用

4、他们都能公开买进、卖出、卖空每种资产

有效假说认为在法律健全、功能良好、透明度高、竞争充分的股票市场,一切有价值的信息已经及时、准确、充分地反映在股价走势当中。

一些证券市场就是一个相对有效市场,当市场存在有效的时候,资产的价格反映出资产的真实价值(价格和价值挂钩)。我们分析股票也是一种无效的作为,因为有效市场最终会调节所有的信息让价格和价值统一。

绝大部分基金并不能跑赢市场间接证明有效市场的理论正确,巴菲特的情况只是偶然事件。

这个理论也是指数基金定投大行其道的基础,既然分析股票无用,市场完全有效,那么直接买指数基金相对更好。

完全有效市场说明:当优质股票的价格和价值相符,相对收益也会变低,从而出现低风险低收益,同样的劣质股票因为其风险变大,市场会自动调节其对应的收益率才会有人买,即高风险高收益。这就是风险与收益成比例的由来。

但是证券市场真的完全有效吗?

这有一个疑问?完全有效市场的理论假设,最重要的问题可能是:客观理性的投资者,而实际大多数投资者并不能称为客观、理性。

是否有完全有效的市场呢?我相信是有的,但是我不知道在哪里,或者说证券市场的部分资产是属于完全有效市场。

而市场如果不是完全有效的话,这个时候就会出现部分资产的价格和价值完全脱节。价值投资才有用武之地。

证券市场到底是有效市场还是无效市场?

我认为可能并不是是否的问题,而是部分有效,所以有效市场理论的结论会得到证明(指数基金获取收益),无效市场的部分也能得到证明(价值投资获取超额收益)。区别是如何找到对应的资产。

市场的无效性也是价值投资的理论基础,如果证券市场完全有效,那就按照通用分析逻辑买好了。但是如果出现无效的情况,价格和价值严重脱节,这时就是我们下手的好时机。价值投资就是找到价格远低于其价值的证券等待其回归正常后卖掉。通过价格和价值之间的波动性来获得超额收益。

所以回答标题的问题:风险和收益成比例吗?不成,因为成比例的前提是市场有效,而对于非证券市场,基本上都是无效的,即使证券市场也不是完全有效,所以风险和收益不会成比例,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绝大多数情况都是风险远大于收益。

想要有不对称的回报(高收益低风险),你必须要有超出大众的能力,否则很大可能就会是韭菜。

你可能感兴趣的:(风险和收益成比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