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万亿生鲜B2B蓬勃发展,农贸市场面临被替代的局面?

万亿生鲜赛道上,生鲜B2B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在国内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尤其在资本的催熟下,加上新零售的理念洗礼,生鲜行业仍然是现在热门的创业项目,在时代发展过程中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和价值。

生鲜B2B兴起于2014年,该年6月,独角兽美菜网的上线成为标志性节点,在它之后,果乐乐、链农、宋小菜、有菜等生鲜B2B平台相继成立。近日,美团上线了“美团买菜”,把“生鲜电商”和“社区化服务”作为切入口,为消费者提供送菜上门的服务。

同时,随着阿里、京东等电商巨头入股投资生鲜行业,不断加码冷链物流和生鲜供应链投资,给传统农贸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消费挑战。在全国众多城市,社区生鲜超市已经渗入到每一个小区,生鲜行业抓住了当代受众便利偏向性的消费痛点和对省时省事的需求,让生鲜行业的旺火延绵不绝。那么,生鲜B2B业务风生水起,传统农贸市场是否就能因此被取代?

生鲜B2B真正提高流通效率

生鲜B2B的出现真正解决了生鲜交易和流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B2B平台作为行业中间交易的服务平台,有着打通产业链,缩减交易中间环节,提高产业流通效率的特征。生鲜B2B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传统的生鲜产业流通链条长、层级多,B2B模式的出现减少了交易的中间环节,缩短了厂商与终端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库存、降低了损耗,但是非自营不能保证商品质量和服务问题。其次,而B2B平台通过聚合供应商和经销商,提高产业链不同主体间产品流通效率,让买卖双方在透明的环境下交易,打通生鲜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最后,B2B通过整合订单、集中采购,在价格上占据优势,又降低了企业库存,是整条生鲜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所以,B2B电商不需要为流量担忧,只要B2B生鲜电商做好供应链,搭建完善的流通体系,把控产品标准化,可以提高效率,就可以在生鲜行业担任非常重要的角色。

生鲜B2B存在成本高、损耗大问题

目前,产业互联网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单一场景、产品的在线化;第二阶段,从生产到流通整体供应链的在线化,第三阶段是产业在线化,在第三阶段,规模和协同都将会变得没有边界。总体来说,产业互联网目前整体处在第一阶段。

生鲜B2B领域亦是如此,不过越来越多的生鲜B2B平台正在尝试迈向第二阶段,努力实现生产到流通整体供应链在线化。如今,生鲜B2B企业大都在下游交易环节发力较多,这是因为消费互联网的普及使得离消费者相对较近的下游小B商家互联网化相对容易。但随着产业互联网化的加速,深入上游农产品原产地,助力实现生产到流通整体供应链在线化,才能真正提高整个行业的效率。

B2B生鲜行业目前存在成本高、损耗大的问题,高成本主要是基于生鲜产品不易保存和产品品类多两大特性,为了在运输过程中保持产品的新鲜度,流通环节大多复杂繁琐,要保证生鲜产品在运输中不变质,所需的物流配送成本比较高。国内生鲜等农产品在流通途中的损失率高达20%至30%。生鲜产品总体客单价普遍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生鲜企业的营收。客单价低,成本高,这造成了大多数生鲜企业无法实现盈利。而且生鲜B2B下游“企业食堂+医院+监狱+教育+电力+银行”等大客户。相对于整个市场规模来说,占比较小,且对资金链和专业化程度要求更高,具有一定的行业壁垒。

农贸市场传统地位不可撼动

虽然近年随着“农改超”的不断推进,全国交易额亿元以上的大型农贸市场数量逐渐减少,但目前体量依然十分庞大——2017年,全国交易额亿元以上的农贸市场共有937个。传统农贸市场作为农产品上行的骨干渠道,有着更便宜、更新鲜、服务更好、买菜效率更高的四个特点。

B2B生鲜的维护会根据固定的时间点上货,需要经过统一的分拣、配送、上货等一系列流程,而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把食材存在冷藏柜里,还有很多影响新鲜度的因素,菜场因为是个体经营,经营者会随时根据产品新鲜度打折出售,以保证消费者以最合适的价格买到最新鲜的产品。通常一个成熟的菜市场会覆盖周边固定人群,人口基数偏大。

一个成熟的菜市场在生鲜产品的品类上也会十分丰富,不同的摊位有不同的选择,让消费者买到称心如意的生鲜产品。更重要的是,相对于简单的买卖,菜市场更重要的是不可替代的社交功能,人们在选择早晚时间段到传统农贸市场采购,实际上就让他们在同一个时间点到达了一个同样的空间,形成了社交,这也是社区认同和社区凝聚力发生的一个机会。

生鲜B2B行业困难重重,但仍见曙光

随着国内物流体系不断完善以及技术进步,生鲜市场的革新也从TOC端走向TOB端,面向B端的生鲜电商们切入的是批发环节,假设充分提升了对非标品的把控,降低了损耗,能够做到25%-30%的非标品毛利。而当前的产品结构以标品为主,标品毛利率至多能做到10%-15%,综合之后毛利率至多能达到15%-20%。

B2B们都想砍掉生鲜中间的流通环节来提高效率,但是砍掉中间环节后的运营成本谁来负担?这种毛利空间,想要覆盖流通环节的履约成本,几乎不可能,此目前来说生鲜B2B行业 依旧举步维艰。

最近几年,在资本的加持带动下,传统以农贸市场与大型连锁超市面向C端消费者为主导的生鲜渠道格局正在慢慢被打破。老龄化和城镇化驱动下的农业现代化也将会推动农业的产业重塑:一方面,耕地接近红线与粮食安全的矛盾逐步加深;另一方面,在老龄化和城镇化的驱动下,农村可用劳动力稀缺。这两方面因素都将加快传统农业的变革,改造农业的流通和零售环节,从而为生鲜电商B2B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目前,虽然农贸市场所占市场份额最大,却也是处境相对危险的业态,农贸市场最为突出的优势就是议价功能,而如果生鲜B2B依托自身平台集采优势,借助互联网渠道以及营销运营工具实现降低成本的情况下,农贸市场议价还能有多大的空间?相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类将持续B2B行业与传统农贸市场并存发展的形势,无论哪种业态,都应正视自身的弱点,并不断改进。生鲜B2B业务难以颠覆传统生鲜市场,但它的加入会引起鲶鱼效应,促进行业向好的方向发展。

你可能感兴趣的:(掘金万亿生鲜B2B蓬勃发展,农贸市场面临被替代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