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家风 |对父母最大的感恩,是与他们和解

作者 | 敏敏(文案架构师)

图片 | 网络

01


这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我的闺蜜跟我分享了她这次春节回家的经历。


她说,又一次,她摔门而出。她一年才回一次家,一路上一直盼望着早点到家,跟家人分享在外的喜悦。没想到因为她父亲的一句话,结局很忧伤。


他们都对着彼此大吼大叫。她说,这一幕又回到了小时候。曾经,她也是因为不满父亲的管教方式,因为骨子里的倔强与“伪自尊”,习惯了跟父亲顶嘴。而父亲也好像习惯了以“粗暴的爱”对待她。


她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她感觉自己就是个有家却无家可归的孩子。“我内心里一直渴望着那所谓的‘父爱’,渴望着有一个温馨的家庭,一家人能和颜悦色相待……”她说着说着,眼泪忍不住夺眶而出。


都说家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是心灵的港湾。但为何却成了很多人世界里最冰冷的地方了呢?成了很多人谈及心痛和想要逃离的内伤了呢?


02

董卿曾在一次访谈中,谈到他父亲对他的教育。


她说,她父亲对她很苛刻。从刚开始识字的时候,父亲就督促她每天抄成语、古诗,再背下来检查。


上了中学,又要求她每学期必须读完多少名著,高一到高三,每个寒暑假必须要自己打工挣钱。


她那时就去宾馆给人当清洁工,扫地叠被子,干又脏又累的活。更严厉的是,他父亲不让她照镜子,也让她母亲不要给她买新衣服。


但她在谈论中却表示很感谢她的父亲,是父亲让她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孩子。


父母对我们的伤害,其实是一种我们暂时不理解的爱。大部分的父母都是爱孩子的。只是他们的表达方式不一样而已。


他们对我们的“暴打”、“狠骂”确实是过分了一点,但也不能怪他们,他们可能是因为文化水平局限不懂教育,可能是受原生家庭的伤害而性格粗暴,也有可能是饱受生活的压力,内心需要发泄。


03

 

幸福的原生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童年都各有各的不幸。


但原生家庭只是我们的起始点,它决定不了我们的终点。无论它对于我们的成长是好的,还是糟糕的,我们是很难选择的,但我们可以决定和解。


有些人总是口口声声说感恩父母,总是拼命地努力,想给父母更好的回报。但父母其实并不需要我们对他们做什么,他们仅是希望我们能好好的活着,不恨他们,愿意敞开心扉和解他们的不完美,曾经对你的“不好”。

 

王朔曾给女儿写过一段话:

 

我不记得曾爱过自己的父母,小时候怕他们,长大后开始烦他们,后来见面就吵;再后来就是瞧不上他们,躲着他们;再后来,一想起他们心里就难过。

 

父母与我们有着天生的血浓于水的关系,这一场人世相逢,是上帝赐给我们最珍贵的遇见。你与他们,再漫长的相处也就只有今生今世。生养之恩,总大过于一耳光的仇。


放下吧,孩子,对父母最好的感恩,就是与他们和解。从和解而来的爱才是真挚的爱。

 

如果现在的我们不选择与他们和解,将来,我们的内心一定会留有遗憾。不要等到那时,我们才会深刻理解到时光没有将来,爱并不能重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华家风 |对父母最大的感恩,是与他们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