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高频知识点:2线程 2.1.4 线程池常用参数

1. 核心池大小(Core Pool Size)

核心池大小是线程池中始终保持存活的线程数量。当有新的任务提交时,线程池会优先使用核心池中的线程来处理任务。这个参数的合理设置直接影响着线程池的性能。如果设置太小,可能导致无法及时处理任务;设置太大,则会占用过多的系统资源。

2. 最大池大小(Maximum Pool Size)

最大池大小定义了线程池中允许的最大线程数量。当核心池中的线程无法满足任务处理需求时,线程池会创建新的线程,直到达到最大池大小。合理设置最大池大小可以避免因为线程不足而导致任务阻塞。

3. 空闲线程超时时间(Keep Alive Time)

空闲线程超时时间是指在任务处理完成后,线程在空闲状态持续的最长时间。如果超过这个时间,空闲线程将被终止并从线程池中移除。通过设置适当的空闲线程超时时间,可以控制线程池的大小,避免资源浪费。

4. 工作队列(Work Queue)

工作队列是用于存储等待执行的任务的数据结构。线程池通过工作队列来管理任务的调度。常见的工作队列包括有界队列(如ArrayBlockingQueue)和无界队列(如LinkedBlockingQueue)。选择合适的工作队列可以根据具体应用场景来优化线程池性能。

5. 拒绝策略(Rejected Execution Handler)

当线程池已经达到最大线程数而无法继续创建新线程,并且工作队列也已满时,就会触发拒绝策略。拒绝策略定义了当线程池无法接受新任务时的处理方式。常见的拒绝策略包括AbortPolicy、CallerRunsPolicy、DiscardPolicy和DiscardOldestPolicy。选择合适的拒绝策略可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你可能感兴趣的:(面试高频知识点,面试,java,线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