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软件之体验

高中第一次接触智能手机时,便下载了音乐软件,每个午休和夜晚静静地听着喜欢的歌的时候,都感到一种无比的满足与快乐。那一刻,透射进房间的光也带上了窗帘的暖色调,轻快地在那个空间里飘着,时间彷佛停滞,我和这光影一同感受耳机那头的心情。

最早使用的是酷狗音乐,这个音乐软件的出现比较早,也比较普及。每次我都会找出那些我感兴趣的歌,并一首首下载,在独处的时候反复回味。当时酷狗的功能也不多,用的最多的功能就是听歌识曲和定时关闭。高二的时候,酷狗开始有VIP歌曲,有些韩国明星的歌受版权限制,需要付费收听。由于这些歌手并不是我心头好,也就并未在意。

酷狗音乐陪伴我一直到了高中毕业进入大学,后面陆续有了电台、短视频、K歌等功能,界面也变得更美观,与我而言,却总觉得复杂化了,我还是照常点开下载列表,和我喜爱的音乐纠缠。那时候网易云音乐更加流行,我跟着室友也下载了,第一眼只觉得花哨,找了好久才找到“我的音乐”,然后开始扫描添加我的旧爱。但总觉得,此刻在这个软件上所听的同一首歌,已不是当初听它的那一环境和心境,歌的味道也些许变化。

后来,善于跟风的我就常用着网易云,看看它特别的评论功能,路过热评中的欢欣与失意,渐渐,习惯打开一首歌后就看看别人的评价,也就少了静谧时光中独自咀嚼的千姿百味。“我的喜欢”也是网易云的一特点,划到好听的歌,点一颗心,就能存个档,之后在线听就好了,方便快捷还节省空间。但有时还是觉得这种泛爱太过随便,只是还不错就轻易给出了喜爱,并且听得越多,给出的回应也越多。想来想去,我的喜欢和我的下载还是隔着距离的,所以下载的歌曲,是占据了我手机的一个部分,带着重量,而不是软件上的稍稍青睐的随意标记。

到现在,音乐软件的功能越来越强,也越来越多复杂。听歌嘛,只要有个搜索、播放和存档,就是最实用的了,整那些花里胡哨的,缓存数据就占掉大半,清理起来总觉得这类功能简直画蛇添足,但大众对产品功能的需求我一人说不也不合适。总之,现在也在探索新软件,各有各的发光点,无论哪款,适合的才是最让人感动和幸福的。

一些关于软件体验的瞎谈,如有不妥,再说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音乐软件之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