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之风起长林》:爱子心切的荀太后,终于得偿所愿了

青春会逝去,爱情会枯萎,友谊的绿叶也会凋零,而一个母亲内心的希望比它们都要长久。

——奥利弗·温戴尔·荷马

在《琅琊榜之风起长林》里,自始至终,荀太后都表现出一个形象,既愚蠢,又胆小,还容易被蛊惑,但她却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对儿子的爱,为了儿子,她可以随时付出自己的生命。


在剧里的前半段,从荀太后的表现,明显可以看出,她极度缺乏安全感。

在梁帝面前,荀太后总是唯唯诺诺的,对于梁帝,她总是在害怕着。我看过很多宫廷剧,但是很少见到,一个皇后总是对自己的夫君那么害怕,这明显不是正常的夫妻关系。在荀太后的心中,或许是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就算对梁帝,她也不是完全的依靠和信任,也许她是害怕自己孩子的太子之位,随时会被梁帝用别人取而代之。

在荀白水面前,荀太后的表现很复杂,既不得不依靠自己的兄长,还想摆出皇后的架子。也许在她的前半生里,她一直在依靠自己的兄长,已经养成了习惯,尽管现在已经贵为皇后,但还是没办法独立做主。不管怎么样,自己的兄长,一定会帮助自己的孩子,成为未来的皇帝。

在濮阳缨面前,荀太后的智商总是显得有些不足。尽管她才是主子,濮阳缨只是自己的下属,但是她却总是被濮阳缨利用,甚至在濮阳缨的蛊惑下,愿意下发懿旨,协助散发瘟疫。

在长林王府面前,荀太后就是完全的不信任,她总是担心长林王府会在梁帝百年之后,抢了儿子的天下,于是总想除去他们,为儿子的江山稳固,扫除一切可能的隐患。就算是大梁江山的屏障,在荀太后的眼里,也是未来可能的敌人。


梁帝驾崩了,荀太后的儿子,终于安安稳稳地坐上了王位。

按理来说,荀太后再也不用担心了,但是奇葩的她,还是把长林王府当成自己的敌人,总是想和兄长密谋,扫除长林王府。

机会终于来了,长林王府萧平旌,想要在北境斩获20万大渝皇属军,让北境的军民短时间内不再受战乱之苦。可是在荀氏兄妹眼里,萧平旌是想要获取不世的战功,为了打断这个计划,他们竟然撺掇新皇降下明旨,严令四境主动出击。

计划按照他们想象中的那样进行。

萧平旌获胜了,同样的,他也获罪了。

最终,长林军终于被裁撤了,萧平旌也到琅琊阁守孝去了。

这才是一个极大的讽刺,长林军在战场上打胜了,护卫了北境的安宁,但却因为一场旷古烁今的胜利,被获罪了,甚至军队都被裁撤了。


长林军没了,荀太后就以为自己可以安慰地过日子了。

但愚蠢的她,却不知道,自己硬生生地,拆除了大梁江山的一个支柱——长林。

不到三年,她就尝到了苦果。

东海接连十州之地被夺,虽然最后收回了七州,但还有三州之地被东海掌握;自己的兄长在金陵大街被东海刺客当街刺死,为首的女刺客至今还杳无音讯;七万羽林军攻入宫城,打着为瘟疫中逝去的军民们讨公道的旗号造反……

因果轮回,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荀太后选择了赎罪,用自己的性命,为瘟疫中死去的军民赎罪。

无人能以其母之罪,怪罪他的儿子,从此刻起,叛乱之举,再无名分!

这是一个母亲伟大的爱,尽管荀太后大多数是胆小的,但是为了自己儿子,她愿意付出自己的生命。

你可能感兴趣的:(《琅琊榜之风起长林》:爱子心切的荀太后,终于得偿所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