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你努力一点点的同学,已经买房买车了!

大家好,我是阿聊。


最近,我把“吃鸡”和抖音从手机里删除了,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我突然发现这些应用对我的时间侵占太严重了。


说说视频,一条条接着看,没感觉,但是几个小时莫名其妙没了,手游也是一样,定时领取,逼着你不得不花费时间在上面。


如果说一个人的自制力有限的话,玩一个通宵毫无问题,这种时间霸占器对商家来说是收取流量极好的变现平台。


阅读这块也很严重,这种建立在人性弱点的纯个性化推荐,对我们用户稀缺注意力的一个无形的掠夺。


我们还有很多的重要事情,时间成本昂贵,所以我不能容忍的是这样的一群人,有组织、预谋操纵我的兴奋点,玩弄我的注意力,让我们的时间、精力浪费在这种毫无意义的东西中。


互联网阅读的碎片化进程还在持续进行中,越碎片、越娱乐。


当年,微博用一百四十个字取代纸质阅读的时候,我们强调看长篇的东西才是有营养的阅读。现在闲暇之余能看看文字的人已经算很不错的了,小视频把我们的聚焦固定在10秒、5秒。


加上现在各种快消费的游戏和娱乐资讯,让我不知觉在其中耗费时间,娱乐至死。


互联网是通讯工具或者计算平台,但也是娱乐平台,娱乐至死的文化越来越便利给我们提供感兴趣但是但无用的内容。


突然想到的是,假设一个人,在一年、三年、五年都是看这种东西,而另一个在同样的时间跨度里看有用的信息,天长地久会有多大的差距。买车买房这种就不用说了吧!


恐怕会非常震撼,但是很少人能意识到这种差距,这种差距都是碎片时间造成的,短期内不可能弥补。


其中最大的鸿沟,是信息的鸿沟,是观念的掉队,是视野的局限。


更加可怕的是,现在这种软件,用各种的方式诱惑我们放弃严肃的阅读,让我们把视线从真正有价值的信息上移开,而去看他们无营养,精心调配的各种商品,乖乖放空自己的大脑,成为一个随时准备被收割的低智商韭菜。


信息鸿沟往往造成人生重大差异,过去十年,我听到周遭的人反复念叨,买房是最佳的投资方式,做什么都不如买房,错过了房子等于错过了时代,错过了全世界。


真的如此?来看看08年到现在,房子涨了三、四倍,年化率涨幅是17%,但是TX的市值已经增长了190倍左右。


奇怪的是,大家都觉得错过买房就错过了全世界,但是很少人惋惜错过了TX,BAT的股票都涨了1.5倍以上从去年六月至今,你身边的人有几个知道?想想,为什么都在讨论房子,而很少人觉得自己错失了中国的互联网。


关键是什么?视野,一个人对外部世界的了解是积累性的,对未来的预判和分析,只有建立在已经掌握大量的历史信息基础上完成的。对有价值的信息不敏感。没兴趣。最终的结果就是视野被局限在小区域里,眼界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和邻居大妈也没有什么区别了。


视野的差距,来自每天的积累和对各种信息的敏感。


毕业之后的人生路是这样的,一毕业,停止学习,大量的娱乐时间填充,这样若干年会造成智识水平的严重退化。


厉害的年轻人,关注的都是有价值的资讯,纸媒时代,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第一批富的人,都是通过只字片语,某个微妙动向,发现国家政策有松动,才能快人一步。能从信息消息里分析提炼信息的人, 往往成为一代大神。


成功的人不是赢在起点,是在转折点,真相、国事、天下事有价值的资讯给各行各业带来惊天动地的变化。


不少刚毕业的人,总奢望马上遇到自己的人生机会,然而,很多机会不是等来的,是要靠自己不断积累和寻找中发现的,一旦找到别人没有看到的机会,即便起点相同,但选择不 同的拐点,几年后的差距也会大不相同。


现在泛娱乐成为一个趋势,每天大众都被各种话题驱使,每次事件出来,都会吸引大片看客,可只看事件开始,不关注事件如何解决,解决结果,这样最终的结果是越多的人在信息差的战争早早出局,把机会留给关心时事的人。


毕业这几年,我们的生活、感情、职业等都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未来也充满了各种可能。


可以这么说:一个人在毕业这5年培养起来的行为习惯,将决定他一生的高度。我们能否成功,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对零碎时间这个资源的把握。无论是对于我们这个有着千年计久远历史的沧桑国家,还是对于正处于人生打基础时期的青少年,没有比有价值的阅读更重要的事情了。


当大众化的热门新闻和消遣性的娱乐八卦,已经被同行的产品与平台充分满足的时候,能做到基于非娱乐价值的阅读的就越来越少。


最后,是我们无法避免快节奏生活带来的碎片时间。但是,我们可以选择价值阅读,来提升每一个碎片时间的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比你努力一点点的同学,已经买房买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