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报告 | 工业机器人发展研报

原创 | 文 BFT机器人 

行业报告 | 工业机器人发展研报_第1张图片

工业机器人是一种能够自动执行任务的机器装置,是靠自身动力和控制能力来实现各种功能的一种机器。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可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工业机器人已经成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汽车制造、电子制造、物流运输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近年来,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持续高速增长。据统计,2022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已达到1500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其中,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市场规模占比超过40%。

国内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

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扩大,不仅在搬运、装配等传统领域可见其身影,在涂装、焊接、检测等高技能领域也出了一份力。

行业报告 | 工业机器人发展研报_第2张图片

图片数据来源:IFR、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和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为195亿美元,而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为87亿美元。2017年到2022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复合增速为3.65%,而中国市场的复合增速则高达13.59%。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增长迅速,并实现了超越全球的发展现状。

国内政策的影响和市场成熟度的提高是中国市场快速增长的重要驱动力。根据IFR及电子学会数据,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15亿美元,2022-2024年这两年复合增速达到15%。

总的来说,随着下游需求市场的扩大,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发展前景看好。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行业报告 | 工业机器人发展研报_第3张图片

图片来源:开源证券

国内工业机器人新机遇

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国制造业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首先,潜在劳动力不足的问题逐渐显现。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参与率的下降,制造业企业难以像过去那样依赖大量的低成本劳动力。这意味着制造业需要寻找新的生产方式和技术来弥补劳动力的短缺问题。

行业报告 | 工业机器人发展研报_第4张图片

图片来源:贵州日报

其次,人口成本也在逐步走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人的工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给企业带来了用功成本的压力,因此企业也开始寻找能够有效降低成本的途径。

在上述痛点下,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为制造业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随着技术的进步,机器人的功能和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可以完成更多、更复杂的生产任务。而且,随着机器人制造规模的不断扩大,机器人的价格也呈下降趋势,更多的企业能够负担得起机器人的购买和维护成本。

最后,“机器替人”的性价比逐步凸显。由于机器人可以连续工作、生产效率高,且不需要休息和节假日等福利待遇,使用机器人代替传统劳动力可以为企业节省大量的人工成本。同时,机器人还可以提高生产的精度和稳定性,减少不良品率,从而提升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工业机器人未来发展趋势

趋势一:平台化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业机器人正在从传统的专用设备逐渐向平台化方向发展。平台化的工业机器人具有更强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能够适应多种生产场景和需求。同时,平台化的工业机器人也更加易于维护和升级,为企业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解决方案。

行业报告 | 工业机器人发展研报_第5张图片

以宝信软件为例,该软件企业致力于构筑"工程-产品-服务"的产业链环,提供全方位的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宝信软件通过平台化的方式,将工业机器人与智能制造系统、工业互联网等技术结合,打造了一个集硬件、软件、服务于一体的工业机器人平台。

趋势二:智能化

智能化是工业机器人发展的另一个重要趋势。通过引入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工业机器人能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周围环境,自主完成更复杂的生产任务。智能化的工业机器人能够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减少人工干预和错误率,进一步解放生产力。

行业报告 | 工业机器人发展研报_第6张图片

趋势三:柔性化

传统的工业机器人通常只能在固定的位置和场景下工作,而随着制造业对灵活性和个性化的需求越来越高,柔性化成为了工业机器人发展的重要方向。

柔性化的工业机器人能够适应不同的生产环境和要求,快速地调整和改变工作状态,满足个性化生产的需求。同时还可以与人工进行更加紧密的协作,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结语:

工业机器人行业拥有无尽的可能性和机会,但也面临技术革新、市场竞争等多方面的挑战。唯有不断加大研发力度,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加强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促进产业链的协同创新,以及注重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工业机器人行业才能够迎接未来的各种挑战,实现更大的发展。

若您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请与我们联系,将及时回应。

你可能感兴趣的:(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