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build.gradle详解)

第一章,你的第一行Android代码

Android的开发特色

四大组件

  1. 活动(Activity)
  2. 服务(Service)
  3. 广播接收器(Broadcast Receiver)
  4. 内容提供器(Content Provider)

详解build.gradle文件

最外层的build.gradle

buildscript {
    repositories {
        jcenter()
    }
    dependencies {
        classpath 'com.android.tools.build:gradle:2.3.3'

        // NOTE: Do not place your application dependencies here; they belong
        // in the individual module build.gradle files
    }
}

allprojects {
    repositories {
        jcenter()
    }
}

task clean(type: Delete) {
    delete rootProject.buildDir
}

分析:这些代码是自动生成的

  1. repositories闭包中声明的jcenter()是一个代码托管仓库,很多Android开源项目都会选择将代码托管到jcenter上,声明这行配置后没我们就可以在项目中轻松引用任何jcenter上的开源项目了
  2. dependencies闭包中使用了classpath声明了一个Gradle插件,其实Gradle并不是专门为了构建android而开发的,java、c++等很多这种项目都可以使用Gradle来构建,使用它是需要声明com.android.tools.build:gradle:2.3.3这个插件,最后面的部分是版本号
  3. allprojects下是声明了所有project默认的仓库源
  4. task clean声明了一个任务,任务名叫clean(也可以改为其它),任务类型是Delete(也可以是Copy),就是每当修改settings.gradle文件后点击同步,就会删除rootProject.buildDir下的文件(实际上我看到的效果是清除了External Libraries里的包,然后又添加了一次)。
内层(app目录下的build.gradle)
apply plugin: 'com.android.application'

android {
    compileSdkVersion 26
    buildToolsVersion "26.0.1"
    defaultConfig {
        applicationId "com.example_json_item.toolbox"
        minSdkVersion 17
        targetSdkVersion 26
        versionCode 1
        versionName "1.0"
        testInstrumentationRunner "android.support.test.runner.AndroidJUnitRunner"
    }
    buildTypes {
        release {
            minifyEnabled false
            proguardFiles getDefaultProguardFile('proguard-android.txt'), 'proguard-rules.pro'
        }
    }
}
sourceSets{
    main{
        resources.srcDirs=[
                'src/main/res/layout/cookbook'
        ]
    }
}
dependencies {
    compile fileTree(dir: 'libs', include: ['*.jar'])
    androidTestCompile('com.android.support.test.espresso:espresso-core:2.2.2', {
        exclude group: 'com.android.support', module: 'support-annotations'
    })
    compile 'com.android.support:appcompat-v7:26.+'
    compile 'com.android.support.constraint:constraint-layout:1.0.2'
    testCompile 'junit:junit:4.12'
    compile 'com.google.code.gson:gson:2.8.2'
    compile 'com.mcxiaoke.volley:library:1.0.19'
    compile'com.google.code.gson:gson:2.7'
    compile 'com.github.bumptech.glide:glide:3.7.0'
    compile 'com.squareup.okhttp3:okhttp:3.4.1'
    compile 'com.gyf.barlibrary:barlibrary:2.3.0'
    compile'com.android.support:design:26.+'
    compile'in.srain.cube:ultra-ptr:1.0.11'
}

分析:

  1. 第一行应用了一个插件,一般有两个值可选:com.android.application表示这是一个应用程序模块,com.andoid.library表示这是一个库模块。他们俩最大的区别是一个是可以直接运行的,一个只能作为代码库依附于别的应用程序模块来运行
  2. 接下来是一个android闭包
    compileSdkVersion用于指定项目编译版本
    buildToolsVersion用于指定项目构建工具的版本
    在android闭包中又嵌套了一个defaultConfig闭包:
    (1)applicationId指定项目的包名
    (2)minSdkVersion最低兼容的android版本
    (3)targetSdkVersion指定的值表示你在该目标版本上已经做了充分的测试,系统将会为你启用一些最新的功能和特性
    (4)versionCode指定项目的版本号
    (5)versionName指定项目的版本名
    (6)testInstrumentationRunner让用户在手机上运行junit类型测的测试用例
    (4)(5)两个属性在生成安装文件的时候特别重要
    buildTypes闭包
    (1)通常里面有两个闭包,一个是debug一个是release,debug闭包用于指定生成测试版安装文件的配置,release闭包用于指定生成正式版安装文件的配置,debug闭包是可以忽略不写的
    (2)minifyEnabled用于指定是否对项目代码进行混淆,true表示混淆
    (3)proguardFiles用于指定混淆是使用的规则文件,这里制定了两个文件,一个是proguard-android.txt在Android SDK目录下,里面是所有项目通用的混淆规则,另一个是proguard-rules.pro是在当前项目的根目录下,里面可以编写当前项目的特有的混淆规则,通过AS直接运行项目生成的都是测试版安装文件
  3. 接下来是dependencies闭包,这个闭包功能非常强大,他可以制定当前项目所有的依赖关系,通常AS项目中一共有三种依赖方式:本地依赖、库依赖和远程依赖。
    本地依赖可以对本地的Jar包或目录添加依赖关系
    库依赖可以对项目中的库模块添加依赖关系
    远程依赖可以对jcenter库上的开源项目添加依赖关系
    (1)compile fileTree就是一个本地依赖声明,它表示将libs目录下所有jar后缀的文件都添加到项目的构建路径当中
    (2)compile则是远程依赖声明其中 compile 'com.google.code.gson:gson:2.8.2'中的“com.google.code.gson”是域名部分,用于和其他公司的库作区分;gson是组名称;2.8.2是版本号,加上声明后,Gradle在构建项目的时候想看本地是否已经有该库的缓存,如果没有的话就会自动联网现在,然后再添加到项目的构建路径中去
    (3)库依赖的格式是:compile project后面加上要依赖的库的名称,如有一个库名称是helper,加入compile project(';helper')
    (4)testCompile是用于声明测试用例库的
  4. sourceSets参见CSDN某博客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一章(build.gradle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