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山中觅隐士 人生本是一修行 脱口秀界的祖师爷——东方朔


在陕西西安的近郊25公里处有一座终南山,这里群峰林立,层峦叠翠,溪河在山脚下湾流,绵延两区两县,全长约200公里。每到三伏酷暑之际,这里便成为了西安市民避暑纳凉的圣地。山中凉爽如春,河水渗凉,沿河而建的一座座农家院落热情的招待着驾车而来的游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终南山更引人入胜的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内涵。成语“寿比南山”里的南山便指的是这里,老子曾在山中修炼传道,写出了5000言的《道德经》传承至今,并终葬于终南大陵山下。


道家全真教在此山中发源。自隋唐以来,几千年中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驻足山中,舞文弄墨。更有自诩高洁之士隐居山中以示淡泊名利,吸引着皇帝垂青关注。长此以往,那些郁郁不得志的穷苦书生纷纷投宿此地以求皇上的垂爱出仕为官,渐渐的这里便形成了一条做官的捷径,被誉为“终南捷径”。在口口相传中形成了终南山特有的隐士文化。

    秦岭群山众多,好山好景不胜枚举,为什么终南山的聚居的隐士会获得当权者高度的关注呢?第一是终南山据古都长安距离较近,皇帝出游避暑首选终南;第二历朝历代那些开疆拓土的王公宰相,功成身退后选此地养老修道,使它在朝堂上有较高的曝光度。而今的终南山隐士文化经久不息,据不完全统计山中居住有多达5000人的隐士。而又以此三类人居多。

    第一类人被称为世外高人。他们多信奉儒、释、道,到山中摆脱尘世凡尘,以求清境,淡泊名利。每日读书参禅或诵经打坐求得人生开悟的智慧,居住在破败的茅屋山洞中生活极为清苦,常常节衣缩食种些农菜自给自足。为人低调平静,远离人群享受孤独,拥有一些不平凡的能力而选择平庸,不愿被轻易的打扰,在山中极难寻找,即使偶然有幸谋面也未必认得出。他们属于终南真正的隐士,思想境界上的精英阶层,人数也极少。

第二类人是避世之人。这些人生活命运多不如意,在接二连三的打击下选择在山中隐居求得清静,租住在冷清寒舍,粗茶淡饭艰难度日。


更有一些涉世不深的小年轻,初入职场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便堕落消沉从此不愿再去工作,租住在山中的民房里,捧着几本不甚精通的仙道之书和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以求仙问道,生活的开销仍向家中频频索要。人多是群居的动物,圈子也是要体现出个人价值的,而内心的懦弱又注定无法享受孤独的苦酒。他们逃避于城市里喧嚣的尔虞我诈,又无法融入当地村民粗俗的孤陋寡闻,再一次在孤独中消沉,仓促逃避的窘境只是跳到了另一个环境里轮回,往往是来了又去,去了又回。

第三类人是商业隐居者。近几年自媒体直播行业的兴起,这里便衍生了一种商业隐士,他们多租住在前有树,侧有井,溪水旖旎,古树遵劲的农家小院。每天打开直播展示出田园生活最好的一面,满足人们好逸恶劳,心中向往的世外桃园。获取流量与打赏成为当地一种新兴的行业,而他们所租住的美丽田园也会因知名度的提高水涨船高,背后的商业团队而又不得不另辟蹊径。

有的人隐于山,有的人隐于市,每个人真实的内心都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历练人生和生存的方式,我们无权过多评判,但若是修行时,处处皆道场。汉朝的名臣东方朔曾言“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我们不妨在闲暇之余看看东方朔的人生,或许给迷茫的人生带来一些启迪。

东方朔是汉朝名臣,虽博览群书但无安邦之策,放荡不羁但又嫉恶如仇,是汉朝为数不多的滑稽之臣,总是让人在啼笑皆非中肃然起敬,常有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之韵味。

话说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在全国海选人才,好处就是不设门槛,无论达官贵人还是草莽书生都拥有着平步青云的机会。而人数众多鱼龙混杂,胜出者也必有过人之处。看东方朔是如何胜出的。幽默风趣会第一时间给人带来好感,也更会使人记忆犹新。他在简历上做文章,硬是把简历写成了段子,朗朗上口成了即兴脱口秀。

草民东方一小朔,无父无母吮兄嫂;

直到 13把书读,三冬已去书完了;

十五练剑六读诗,十九习兵字二二,

二二又来岁没了;两米大个长得帅,

眼亮牙白还勇敢;能蹦会跳最廉洁;

为等老婆水淹了,看我不动最诚信。

这一封简历递上去,让看千篇一律八股文,略感枯燥的汉武帝眼前一亮,频频摇头笑了起来。汉武帝记住了他,东方朔很快被录用,招进了衙门做了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的顾问。初入职场的小吏东方朔,上无人提携,下没有干的起劲的工作,而且收入微薄。东方朔越干越没意思,既然没人提拔我,我就来个自我升值。

一天东方朔来到一群养马的小矮人中间,提了提嗓子说到:“我听皇帝说你们,干活没力气,当官没本事,干啥啥不行,吃啥啥没够,准备送你们去见阎王!”侏儒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看了看一脸严肃的东方朔,一下一个个痛哭流涕。这时东方朔故作同情的说道:“去找皇帝说说吧!”侏儒们顾不得擦去眼角的泪痕,乌压压的一下跪倒在武帝的面前,叩头求饶。汉武帝蒙了,一打听才知道是东方朔假传圣旨,便质问东方朔道:“你为何假传圣旨?”东方朔故作无辜的站在一群小矮人中间说道:“他们这么小一个月开240,吃的肚皮圆圆的,我这么高也开240,饿的更扁了!”武帝看着脸上还有未干泪痕,一脸不忿的小矮人,又看了在小矮人中间如羊群里骆驼的东方朔,甚至滑稽好笑,看着东方朔恶搞的小品哈哈大笑了起来,便给东方朔升了职,加了薪。

  不久,汉武帝给属下一些慰问的猪肉,可是分肉的人左等右等不见来,东方朔等不及了,上去割了一块最肥美的肉,笑嘻嘻的对大伙说:“各位先等,我先走一步!”一溜烟的不见了。正当东方朔得意的在家大口的吃着肉,汉武帝就让人把他抓了过来说道:“你小子,给我一个完美的解释!”东方朔抹了抹嘴角的油渍,故作伤感的说道:“东方朔呀东方朔!没人分肉你不等,自己分肉一小点,不懂礼貌有气节,自己不吃爱老婆!”这一段即兴脱口秀又把武帝逗笑了。

话说没过多久东方朔又出幺蛾子了。有人给武帝献上一壶号称长生不老的仙酒。汉武帝非常珍惜。把酒放在神坛上又是参拜,又是节食洗澡,终于等了7天来喝酒时,发现酒没了,气的武帝五雷轰顶大发雷霆。抓住东方朔要宰了他,东方朔胸有成竹的说:“别急!皇上这酒要是真的你杀不死我,要是假的你杀我没用!”武帝一听道理好像就是这么一个道理,严肃的脸上露出了无可奈何的苦笑:“滚!滚!赶紧闪远”,东方朔又是脱帽,又是鞠躬的闪退了。

这些事要是放在别人身上可能脑袋都掉了几回了,可是做这些的是东方朔,他为什么敢做这些,还免遭处罚,这就体现了他不同寻常的智慧。他懂得什么时候讨皇帝欢喜,怎么做能博皇帝一笑,怎么做才最有价值,什么时候给皇帝要好处,什么时候用博学陪皇帝唠家常,虽然不拍马屁,但有着浓浓的马屁味道,使得皇帝离不开他。一次东方朔马失前蹄,喝酒喝大了,便尿在皇帝的办公室,这下武帝气急败坏免了他的官,贬到地方,但没多久又很想他,又把他调了回来,依旧和东方朔风趣的寻开心,赏赐也更丰厚了。东方朔拿到这些赏赐干什么呢?就是娶老婆,一年换一个的那种,每年年初给彩礼娶媳妇,年底又换了,周而复始年年有新人,合理合法的嫖妹子。

看到这你还觉得东方朔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朝堂里扮猪吃虎的小丑,曲意迎逢的脱口秀演员,其实这都不是真正的东方朔,或者说与他做官的初衷是违背的,他渴望开创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渴望被重用实现宏伟的人生目标,内心是正直而刚毅的。东方朔写了《据地歌》和《答客难》表明了一个随波逐流的人,不得已避世。他很清醒的发现朝堂上皇帝此时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人。有开疆拓土的,也有讨皇帝欢心的,他神神叨叨的性格,再加上平常经常用衣服打包宫廷里的肉,所以显得即滑稽又邋遢,他被众人贴上了搞笑小丑的标签很难改变了。


而所处的时代又是一个统一的王朝,需要不了那么多开疆拓土的功臣。他说过“用你就是将,不用啥也不是,提你则平步青云,不用则在深渊,用之为虎,不用为鼠”。有几件事可以体现出东方朔的忧国忧民,不甘平庸。

一次武帝要扩建皇家狩猎场,满朝之中只有一人提出反对,这个人就是东方朔,他向武帝建言到:”建了这个游乐场会形成不好的风气,减少国家的税收;世代居住此地的百姓举家迁坟,劳民伤财;一国之君纵情声色犬马,伤身误国,以一己单薄之躯阻止武帝的妄为。

还有一次汉武帝的亲戚窦太主早年丧夫,孤家寡人甚是寂寞,虽已是五十多岁但渴望男欢女爱,便包养了18岁的英俊小生董堰,

窦太主非常喜欢这个小男人,每天人前人后的给小董花钱从不限制,并打算把他介绍给汉武帝,一来为小情人谋个好的前程,二来也为这段忘年恋谋个保障,免得落下霍乱宫廷的死罪。

一来二去便和汉武帝接上了头,汉武帝也就顺势的做了个顺水人情。由于二人差不了几岁,聊得很投机,就请这一情侣到宫廷赴宴。谁知当班的正好是东方朔,窦太主进入后东方朔并未阻拦,但董堰要进时东方朔持戟拦下死活不让进。这时汉武帝也闻讯赶了过来对东方朔说:“爱卿坚持原则很好,朕要好好的奖赏。我们就在一起吃个饭,下次不这样了行不?”东方朔义正言辞的说道:“此处是王宫大臣专用通道,不是这个下人该走的。这个董堰私通公主乱伦,


伤风败俗,又拉皇帝下水,无论触犯哪一条都是死罪。今天没有请求皇上就地法办已是留足情面,请自重!”这顿羞辱把这对情人羞愧的满脸涨红,好不尴尬,汉武帝只得另选场地。这一闹,情侣虽和皇帝席地而坐,但都少了盎然的兴致,慢慢的双方也就疏远了。后来窦太主心里越想越不是滋味,一病不起驾鹤西去。董堰也日趋堕落消沉,不久也郁郁而终,双方合葬,有情人终成眷属。

众人皆醉我独醒,东方朔开创了一种劝谏叫做傻谏,这招被东方朔用的是炉火纯青,惟妙惟肖。装傻充愣里有故事,疯疯癫癫里有自保。 汉武帝的妹妹隆虑公主十分溺爱儿子,这个儿子在骄纵的抚养下胆子越来越大,杀人越货无所不敢,因为有隆虑公主的关照,无人敢查办。

隆虑公主担心自己百年之后儿子在劫难逃,便散布家财为儿子捐个免死金牌,武帝不好博妹妹的面子应承了下来。隆虑公主死后他的儿子有持无恐继续为非作歹。激起了众愤,汉武帝便杀了他。

但汉武帝又有承诺在先,便在朝堂上演起了悲情戏,带着哭腔说心疼外甥,但国法难容,君虽无戏言但也得看事呀。正当大臣们陪着皇帝虚伪的假哭演双簧时,东方朔从哪不知弄来一壶酒,疯疯癫癫向皇上敬酒说:“皇上圣明,大义灭亲,天下之福呀!”汉武帝好不容易营造的悲情氛围被他这一搅合弄得满朝面面相觑,哭不出来了,汉武帝皱着眉头扫兴退朝。把东方朔单独留下来不冷不热的说道:“人要是有眼色,就不会招人烦!”东方朔故作惊讶,诚惶诚恐道:“我这个人没啥脑子,看到了您伤心,便想到了酒能解忧愁。”汉武帝皱眉望着东方朔“哎!”的一声,说:“来人赏东方朔”。东方朔偷瞄了武帝一眼,发现武帝怒气已消,调皮的故作无辜的对武帝说:“我上次尿在朝堂里,现在还扣着钱呢!您看能不能也给免了。”武帝又被逗笑了,“免了!”说罢笑着拂袖而去。

其实东方朔劝谏表达了几点意思。一、国家法度本就不是随便交换的,本就该杀何必啰嗦;二皇帝出口诚信,重复这些此地无银三百两多此一举;三、你一演大家跟着演,各个心知肚明,从此浮夸之风兴起。武帝最后依然赏赐东方朔也体现了武帝的开明,虽然不高兴,但事后一想这个疯疯癫癫老顽童正好给了皇帝一个寻乐的台阶。这也许就是东方朔,装傻卖萌不失正直,深深号住了皇帝的脉,又适时讨要好处,一切春风化雨恰到好处。把聪明藏在装傻中,把智慧包在无形中,隐而不露出,正而不显,不愧为大隐隐于朝的绝代高人。

人终将老去。年老的东方朔自感时日不多,突然一本正经的对武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篱笆,要亲贤远谄者,国可长治久安!”武帝听完很吃惊,这老头怎么了,咋突然这么正经。不久东方朔盎然离世,武帝不住的感慨,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也真呀!他似乎更了解东方朔装疯卖傻的含义,沉默良久。

东方朔走了。他的一生是混乱颠倒的,富有正直而无用武之地,装傻充愣谋得生存。他或许感到他的一生是被动的,另类的、痛苦的,但却为后世留了一段耐人寻味的绝世佳话。

品读完东方朔,似乎更加有一种勇气直面惨淡的人生。也许你正在为琐事困顿,也许正经历人生低谷,也曾想避于山野间不问世事,但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人生处处是道场,修行自身在当下。我似乎听到了一个垂垂老矣的东方朔吟诵着。。。。。。“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



你可能感兴趣的:(终南山中觅隐士 人生本是一修行 脱口秀界的祖师爷——东方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