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创业公司老板拿期权激励员工,给的工资却很少?

现在做互联网创业公司,支出最大的就是员工的的工资,要控制成本,最有效做法就是不给员工那么高工资,但是要让员工发挥最大潜力,期权激励就很重要了,也就是公司项目发展的好,未来上市,你未来的收入就有很大可观性。期权是长期激励,以小博大,同时也伴随风险,那就是这家公司成功的可能性。还有老大的人品。做技术容易被忽悠。前期帮助干完活,后期想办法让你走人。这样例子很多。还有经常有的公司,在试用期转正最后一天,告诉你不合适。充分利用了劳动法试用期的空子。你不得不走,也只能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如果给的工资远低于市场的价格,我建议你多深思熟虑下。永远记住一句话,钱是衡量价值最好的标准,既然你是个人才,没理由少给你钱。反之,就是仅仅缺人,过来干活。那么你觉得满足你当下期望,就去,不满足,就不去。期权是除了正常薪资外的一个激励措施,不能算到薪酬中,哪怕你跳槽时,说你有期权。HR不是认可的。只有已经在行权阶段,才认可。还有就是股票。这些东西是已经拥有价值的东西,会算在你薪酬中。期权没上市前,仅仅是一张纸,而且就算上市了,也是需要把期权按比例兑换成股票的。

当然期权好处就是,可以筛选出一群志同道合,同甘共苦的员工。这在阿里巴巴早期18罗汉就是例子。也是一种付出和回报的价值投资,投资自然就有风险。所以也要一份为二看。如果你仅仅就是想打份工,我建议你还是选现金多的公司,以为你连物质基础都没满足,还是不要跟着别人瞎闹腾了。好好上班,拿份不错收入,也是一个对自己负责的选择。如果不就是不甘心打工,就像找志同道合人,一起干点事情。我觉得在认为公司有前景,看好项目的基础上,可以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优秀创业公司能成功的,老板往往过去踩过很多坑,这些东西促使他每一步都要走的非常小心。第一次出来创业的,还是要慎重,不是说不信任。而是教训和阅历一定用花钱和痛苦买的。能承受高风险和高回报,就可以去。要旱涝保收,还有选暂时没有那么容易倒闭的公司。当然,我一直认为,没有所谓稳定的工作。市场是流动的。稳定本身就是未知的隐患。起码是工作是这样。没有说别的方面稳定本身就是未知的隐患。

在大公司呆久的人,可能经常优越感很强,不要忘了,离开平台,一切都是0。所以有句话叫,不要错把平台当能力。还是多多沉淀,多多让自己更硬气。

你可能感兴趣的:(为什么很多创业公司老板拿期权激励员工,给的工资却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