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哥周记:2023.9.7大学的课是不是和高中的课不一样了?

新生开学,第一周先上课。

有的跑错了教室,有的带错了教材,还有的赶不上教室更迭。

总体新生还是蛮“听话”,早早就起来,新生助理班主任们分发了课程表,每次课程的教室都不一样,一周课上下来,感觉和高中的课完全不一样了。

看着校园里背着书包匆匆行走的大一新生们,总希望你们能够保持住上大学的初心,清澈而纯净,对待大学学习一如既往。

一起看看大学的课和高中的课有什么不一样。


先不看内容,先看形式上的差异。

高中都是固定班级,教室是不会变动的,各科老师会按照课程表的安排轮番来到同样的教室进行授课,学习文具都可以一放就是三年。

大学实行的是学分选修制度,课程是你自己选的,那么课表出来后,每一门课的教室都不是固定的,每次上课换不同的教室,那么书包里的书、文具之类就要一起跟着移动了。

高中的课程基本上都是固定的,三年学习的课程大部分不会改变,有的只是内容上的加深。

大学的课基本上是“上一门结束一门”,每个专业的课程都不一样,都是根据人才培养方法设置的,类别也是很多,通识课、选修课、专业课、限选课等等,每类课程还有学分的要求,这里就需要同学们每学期都要选课,结合自己的学习能力,按照弹性学制的时间完成。

只有考试及格了,才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达到毕业的学分要求才能顺利毕业。


再看看授课方式,关键还是自己独立学习。

高中学习不仅仅有学生自己的刻苦钻研,反复做题,还要需要高中老师细致反复的授课、从早到晚的练习、一刻不停的答疑和“盯梢”。

大学的学习完全不一样,大部分的老师一般都是上课时间在,比如一门课也就16次就上完了,内容很多,上课老师会针对重点章节和关键环节讲,大部分的内容都需要自己课后去消化、吸收和巩固。

大学老师答疑的形式有很多,同学们要主动和老师们联系,可以线上微信、QQ咨询,也可以到老师的教研室去答疑,总之需要自己的“主动靠近”,而不是像高中一样老师“主动”了。

所以,应该掌握的知识点,除了在课堂上要提高学习效能,还要坚持“弄懂弄通弄透”,迷迷糊糊关关不一定过得了,损失的都是自己。

要经常去图书馆、自习室去巩固所学所想,独立去面对学习,自我学习太重要了。


还要看看成绩考核,不是一次期末就能说得算。

高中的考试,不管是月考、期中考、期末考和会考,都是一锤子买卖,直接根据分数进行排名,确定名次。

大学的考试,形式很多样,有开卷、大作业、闭卷等多种形式,考试成绩也不是仅仅考期末成绩定论,它的最终成绩是由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出勤、期中测试、随堂测验等,和期末考试按照一定的比例组成的,所以平时也非常重要,不是“一锤定音”。

每门课的分数都对应相应的学分,学分很重要,尤其是涉及到申请国外高校研究生或者评比国家级奖励,这才是“货真价实”的实力。

学习成绩的计算,肯定要和奖学金挂钩的,那么成绩排名的计算不是所学课程分数的简单叠加,而是根据课程的学分、学时等,按照一定的公式计算出来的。


读大学,就是淬炼自己的学习能力,不断去检验学习方法和学习效能。

大学,虽然和高中不一样,但学习依然是大学生活的主旋律,多方面能力的提升是需要的,但是学业发展是“主渠道”。

学会在大学里自我学习,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必修课”,让你在接触新知识的时候沉着冷静,忙而不乱,保持学习的热情,始终向上和向前,你才会发现大学的美好,迈好学涯发展每一步。

你可能感兴趣的:(飞哥周记:2023.9.7大学的课是不是和高中的课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