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4-1服务器raid0制作,服务器磁盘阵列搭建RAID0,RAID1-AID6

上一篇文章:网维大师9180版本邀你测试!

首先说说什么是磁盘阵列:磁盘阵列简单的说就是将若干个很多便宜、容量较小、稳定性较高、速度较慢磁盘,组合成一个大型的磁盘组。

磁盘阵列的工作模式:

RAID可分为级别0到级别6,通常称为:RAID0,RAID1,RAID2,RAID3,RAID4,RAID5,RAID6。

因为磁盘阵列是将同一阵列的多个磁盘视为单一的虚拟磁盘,所以其数据是以分段的方式顺序存放在磁盘阵列中,如下图:

t4-1服务器raid0制作,服务器磁盘阵列搭建RAID0,RAID1-AID6_第1张图片

数据按需要分段,从第一个磁盘开始放,放到最後一个磁盘再回到第一个磁盘放起,直到数据分布完毕。至于分段的大小视系统而定,有的系统或以1KB最有效率,或以4KB,或以6KB,甚至是4MB或8MB的,但除非数据小于一个扇区(sector,即521bytes),否则其分段应是512byte的倍数。因为磁盘的读写是以一个扇区为单位,若数据小于512bytes,系统读取该扇区后,还要做组合或分组(视读或写而定)的动作,浪费时间。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数据以分段于在不同的磁盘,整个阵列的各个磁盘可同时作读写,故数据分段使数据的存取有最好的效率,理论上本来读一个包含四个分段的数据所需要的时间约=(磁盘的access time +数据的transfer time)X4次,现在只要一次就可以完成。

从上面两点我们可以看出,disk spanning定义了RAID的基本形式,提供了一个便宜、灵活、高性能的系统结构,而disk striping解决了数据的存取效率和磁盘的利用率问题,RAID 1至RAID 5是在此基础上提供磁盘安全的方案。

RAID0:RAID0并不是真正的RAID结构,没有数据冗余,RAID0连续地分割数据并行地读/写于多个磁盘上。因此具有很高的数据传输率,但RAID0在提高性能的同时,并没有提供数据可靠性,如果一个磁盘失效,将影响整个数据。因此RAID0不可应用于需要数据高可用性的关键应用。

RAID1:RAID1通过数据镜像实现数据冗余,在两对分离的磁盘上产生互为备份的数据。RAID1可以提高读的性能,当原始数据繁忙时,可直接从镜像中读取数据。RAID1是磁盘阵列中费用最高的,但提供了最高的数据可用率。当一个磁盘失效,系统可以自动地交换到镜像磁盘上,而不需要重组失效的数据。

RAID2:从概念上讲,RAID2同RAID3类似,两者都是将数据条块化分布于不同的硬盘上,条块单位为位或字节。然而RAID2使用称为“加重平均纠错码”的编码技术来提供错误检查及恢复。这种编码技术需要多个磁盘存放检查及恢复信息,使得RAID2技术实施更复杂。因此,在商业环境中很少使用。

RAID3:不同于RAID2,RAID3使用单块磁盘存放奇偶校验信息。如果一块磁盘失效,奇偶盘及其他数据盘可以重新产生数据。如果奇偶盘失效,则不影响数据使用。RAID3对于大量的连续数据可提供很好的传输率,但对于随机数据,奇偶盘会成为写操作的瓶颈。

RAID4:同RAID2和RAID3一样,RAID4和RAID5也同样将数据条块化并分布于不同的磁盘上,但条块单位为块或记录。RAID4使用一块磁盘作为奇偶校验盘,每次写操作都需要访问奇偶盘,成为写操作的瓶颈。在商业应用中很少使用。

RAID5:RAID5没有单独指定的奇偶盘,而是交叉地存取数据及奇偶校验信息于所有磁盘上。在RAID5上,读/写指针可同时对阵列设备进行操作,提供了更高的数据流量。RAID5更适合于小数据块,随机读写的数据。RAID3与RAID5相比,重要的区别在于RAID3每进行一次数据传输,需涉及到所有的阵列盘。而对于RAID5来说,大部分数据传输只对一块磁盘操作,可进行并行操作。在RAID5中有“写损失”,即每一次写操作,将产生四个实际的读/写操作,其中两次读旧的数据及奇偶信息,两次写新的数据及奇偶信息。

RAID6:RAID6与RAID5相比,增加了第二个独立的奇偶校验信息块。两个独立的奇偶系统使用不同的算法,数据的可靠性非常高。即使两块磁盘同时失效,也不会影响数据的使用。但需要分配给奇偶校验信息更大的磁盘空间,相对于RAID5有更大的“写损失”。RAID6的写性能非常差,较差的性能和复杂的实施使得RAID6很少使用。

下面我们亲自测试下如何制作:

首先看看服务器主板型号是否支持磁盘阵列,或服务器是否有独立的阵列卡,

1.准备4个500G磁盘,

t4-1服务器raid0制作,服务器磁盘阵列搭建RAID0,RAID1-AID6_第2张图片

2.依次插好并进入BOSS界面将SATA模式改为RAID模式,如下图。

3.开机按Ctrl+R进入控制面板,我们可以看到4个500G磁盘,如下图。

t4-1服务器raid0制作,服务器磁盘阵列搭建RAID0,RAID1-AID6_第3张图片

4.按方向键选择初始化磁盘,如下图。

t4-1服务器raid0制作,服务器磁盘阵列搭建RAID0,RAID1-AID6_第4张图片

5.初始化完成后我们可以看到以下信息,

磁盘数量0.1.2.3,模式RAID0,总共大小1.9TB,如下图。

t4-1服务器raid0制作,服务器磁盘阵列搭建RAID0,RAID1-AID6_第5张图片

6.保存并重启电脑创建分区就搞定了。

t4-1服务器raid0制作,服务器磁盘阵列搭建RAID0,RAID1-AID6_第6张图片

如果是软阵列,有阵列卡的可以连接好需要阵列的磁盘然后重启服务器,在磁盘管理界面把磁盘改为动态磁盘,选择带区卷,

t4-1服务器raid0制作,服务器磁盘阵列搭建RAID0,RAID1-AID6_第7张图片

t4-1服务器raid0制作,服务器磁盘阵列搭建RAID0,RAID1-AID6_第8张图片

感谢大家阅读。

下一篇文章:万象网管客户端结账提示:用户下机,更新数据失败

你可能感兴趣的:(t4-1服务器raid0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