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品分析从0到1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那是需要诸多技能傍身的,并且需要经过时间和实践的沉淀,才能在工作中游刃有余,而今天我要分享的便是产品经理技能树中不可忽视的竞品分析。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想要战胜对手,首先你得了解对手,而竞品分析就是知彼的有效手段。我相信很多产品经理开始写竞品分析都是套模板或者临摹别人的,这样的竞品分析报告是没用的,对个人和对公司都没有任何促进作用。废话不多说,我想分享一些我从《有效竞品分析:好产品必备的竞品分发论》中整理的关于本书作者的一些产品观和方法论,详细细节可去原文自行阅读。

什么是竞品分析?

        概念我就不做赘述了,我仅总结竞品分析中我们需要分析的对象是什么:

        1、看得见的部分:功能、界面、交互设计等做的怎么样?

        2、看不见的部分:思考竞品为什么这么做?如何做到的?下一步会怎么做?

为什么要做竞品分析?

        1、做产品不仅要关注用户,还要关注竞争对手,企业可以通过竞品分析来提升产品竞争力;

        2、做竞品分析对产品的意义:(1)决策支持,(2)学习借鉴,(3)预警避险;

        3、做竞品分析对个人的意义:

            (1)是产品经理必备的基本技能;

            (2)多做竞品分析可以培养产品感,锻炼逻辑思维和书面表达能力及对行业的理解力;

什么时候做竞品分析?

        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都可以做竞品分析,只是不同阶段侧重点不一样。

          不同阶段产品的目标与侧重点:

如何做竞品分析?

        1、明确目标:为什么要做竞品分析?想解决什么问题?目标是什么?

            (1)为哪个竞品做竞品分析?该产品处于哪个阶段?

            (2)当前产品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是什么?哪些可以通过竞品分析解决?

            (3)做竞品分析的目的是什么?

                    1)决策支持

                        a.是否该进入新市场?是否该做一个新产品?

                        b.找准定位,找到细分市场,避免与行业巨头正面竞争;

                        c.提炼卖点,制作产品竞争策略;

                    2)学习借鉴

                        a.三字经:抄、超、钞;

                        b.与行业标杆比较,发现差距,取长补短;

                        c.借鉴竞品,形成产品功能列表;

                        d.为产品原型提供参考;

                        e.学习竞品运营、推广手段;

                    3)市场预警

                        a.宏观环境:政治、经济、新品和替代品的异动;

                        b.行业环境:发现供应商、客户、竞争者和替代者的异动;

                        c.竞争对手监测:监测竞品的市场表现、推广手段及新竞争对手的出现;

            (4)竞品分析的输出成果是什么?

            (5)用产品思维做竞品分析

        2、选择竞品:选择要分析的竞品;

            (1)选择不同的竞争对手会得到不同的竞争策略,获得的分析结论也会差别很大;

            (2)了解竞品的分类:

            (3)竞品初选

                    1)根据竞品分析的目的,初步选择竞品,目的不同选择的竞品也不同;

                    2)当竞品分析的目的是“决策支持”或 “预警避险”时,可从直接、间接竞品或替代品中寻找竞品进行分析,选择原则如下:

                        a.市场份额(排名靠前的)

                        b.大公司背景(能迅速做大)

                        c.用户反馈(哪些产品满足哪些需求)

                        d.跨界替代品(保持警惕)

                    3)当竞品分析的目的是“学习借鉴”时,可从直接、间接竞品或参照品中寻找,选择原则如下:

                        a.市场份额(从领先的竞争对手身上学习)

                        b.跨界参照品(给予产品设计启发和创新)

                        c.产品鼻祖(深入理解用户、理解需求)

            (4)竞品精选

                    1)从大量初选竞品中精选重点竞品进行深入分析,通常选择3个左右进行深入分析;

                    2)不能跳过竞品初选的步骤;

                    3)对初选竞品保持关注、定期回顾,时刻关注市场变化,并对选择的竞品及时做出调整;

        3、确定分析维度:根据分析目标确定从哪些维度进行分析;

              (1)产品视角

                    1)功能

                        a.亲自体验竞品,快速了解主要功能;

                        b.抓住关键功能拆解;

                        c.做功能对比分析;

                    2)用户体验设计

                        a.主要从交互设计、信息架构、UI等方面对竞品进行评估;

                        b.评估可采用打分机制,仅作为一个主观评价;

                    3)团队背景

                        a.人才构成:技术、运营等哪方面比较有优势;

                        b.资金优势:是否有融资

                        c.资源优势:平台、用户、口碑怎样?

                        d.技术背景:核心技术、技术专利?

                    4)技术

                        a.研究竞品采用哪些关键技术来提升用户体验

                        b.收集竞品的技术合作伙伴信息及技术变革史,帮助分析;

                    5)市场推广

                        a.营销4p架构: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和促销(promotion);

                    6)战略定位

                        a.四种战略类型:防御者、探索者、分析者和反应者;

                    7)用户情况

                        a.目标用户是谁?关键特征是?是否与自己产品一致?

                        b.用户数据:活跃度、付费数、ARPU值等;

                        c.对竞品优劣势的看法;

                        d.用户喜欢产品的哪些功能?不喜欢哪些?

                    8)盈利模式

                        a.盈利模式≠商业模式,商业模式包含盈利模式

                        b.借鉴盈利模式:付费、免费增值、诱钓、广告、电子商务、渠道分成和佣金等

                    9)布局规划

                        a.用发展的眼光看竞品,不要把现在的竞品当成你产品发布时遇到的竞争对手;

                        b.往后多考虑几步,猜测对手后面的策略;

                        c.竞品规划科通过竞品公司招聘、融资、收购、财报等进行推测;

              (2)用户视角

                    1)使用$APPEALS分析工具

              (3)如何选择分析维度

                    1)我们不需要对这么多维度逐一进行分析,可以把这些维度当做检查清单,避免遗漏,也用于提醒我们不要局限于“功能”、“设计”这些维度;

                    2)在选择竞品分析维度时,要结合产品的关键成功因素重点分析,并不需要面面俱到;

                    3)分析维度有竞品分析的目标决定;

                    4)不同的产品类型,分析的侧重点也不同;

                    5)产品的关键成功要素不同,分析的侧重点也不同:运营、技术、体验和资金驱动

        4、收集竞品信息:从各种渠道收集竞品信息;

            要知道,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获取到的,要学会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做竞品分析和决策,下面是竞品信息的来源分类:

            (1)按获取方式分类:官方公开资料、第三方渠道、自己动手收集的第一手资料;

            (2)按分析维度分类:

            (3)竞品信息雷院的说明:

                    1)行业媒体与社区

                    2)常用数据网站:百度指数、阿里指数、易观智库、流量指数、CNNIC等;

        5、信息整理与分析: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与分析;

            信息分析是指对原始信息进行整理、归纳、推理,使信息转变成有价值结论的过程,不同的分析方式,可能会有不同的结论;

            (1)信息整理

                    1)信息的集中:多处来源信息集中;

                    2)信息的分类:竞品名称或分析维度;

                    3)信息的筛选:筛选重要信息;

                    4)信息的组合:便于证伪;

                    5)信息的评级:保证可靠性和准确性;

            (2)信息分析

                    1)比较法:与竞品横向比较,通过分析得出优劣势;

                    2)矩阵分析法:

                    3)竞品跟踪矩阵:

                    4)功能拆解

                    5)探索需求

                    6)PEST分析

                    7)波特五力模型

                    8)SWOT分析

                    9)加减乘除

     6、总结报告:得出竞品分析的总结,输出竞品分析报告;

        竞品分析要为产品服务,要以价值驱动。竞品分析的总结和结论:

            (1)围绕竞品分析的目标去写:

            (2)确定竞争策略:

                    1)基于SWOT分析得出竞争策略;

                    2)波特竞争策略:专注、成本领先、差异化;

                    3)柔道战略:小公司如何以小博大?

                    4)颠覆式创新:新市场或替代品

常用的竞品分析工具有哪些?

        1、精益画布

        2、竞品画布

        3、战略画布

竞品分析报告的结构和形式?

总-分-总结构

你可能感兴趣的:(竞品分析从0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