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7

(三)组织中的生涯模式

      组织中的生涯发展系成人生涯中相当重要的一环。霍尔(Hall,1991)根据生涯路径(career path)的迁回状态,提出了“多样化生涯路径模式”(alternative career-path model),整理出10大不同的生涯模式:

1.传统晋升型(traditional pattem):这类型的人遵循着传统模式,循序渐进地在组织内发展。他们的职位随着经历而调整,稳扎稳打,逐步攀升。
2.美国之梦型(American dream):这类型的人在组织内平步青云,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踪升到组织的顶点。
3.早期高峰型(early-peaking pattern):这类型的人在进入组织的早期,很快就会向上攀升,但到三四十岁就遇到瓶颈,进入平缓的发展。
4.晚期高峰型(late-peaking pattern):这类型的人进入组织后发展平缓,但是平缓不代表失败;不断累积经验后渐入佳境,到了后期才进入生涯的巅峰。
5.稳定状态型(steady-state pattem):这类型的人发展持续而稳定,职位变化不大,没有太大的企图心,相对的也不易有挫折感。这类型以专业技术人员居多。
6.多重波段型(multichannel pattern):这类型的生涯模式呈现出螺旋式的连续性波动。在职场内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学习,短期内攀升到一个位置。但是因为组织的重组,会分配到另一个新的低阶位置,必须重新学习;好不容易小有进展,又因组织的波动,再回到另一个新的原点,重新攀爬。随着未来组织结构的快速调整,这种类型会经常出现。
7.翻腾不定型(floundering pattem):这一类型的人在组织底层不断翻搅冲撞,无法升迁。他们在组织中无法找到适得其所的发展空间,起伏不定。
8.县花一现型(temporary advancement pattern):这一类型的人经常被临时派遣担任主管职务,任务完成后又回到原来的岗位。
9.中年更新型(mid-career renewal pattern):这一类型通常在中年会遇到生涯瓶颈,经过一番新的磨炼后,重新出发,再上层楼。
10.老骥伏枥型(phased retirement):这是为即将退休的资深员工规划的生涯模式。让资深员工有弹性地减轻工作负担或担任咨询顾问,以提携后进。

      杨育仪(1997)曾以台湾15位毕业于药学系的男性毕业生为对象,在他们经过20年的工作经历后,针对这15位年龄介于43岁和49岁之间的中年人,进行生涯模式的研究。发现可以概括出七种生涯模式:四平八稳型、尝试稳定型、早期蜕变型、飞跃成长型、曲折起落型、转折发展型、起伏多变型等,每一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生涯发展历程。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