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挣钱少的时候应该考虑这件事

1

今天看书的时候读到Spenser老师的一句话,“你的思维,才真正决定了你的阶级”。

虽然类似的话曾经也听过,但当时也只不过是一笑而过了,从未真正的去思考过。

马上到30岁的年纪,对这句曾经不以为然的话反而展开了更多的思考。

人这一生,如果想要自己过的不那么落魄,一定是一个让自己不断值钱的过程。

这个值钱的过程中,对人影响对大的无疑是思维模式。

记得曾经对同事说,你安装的360杀毒软件还有一个不断升级的过程,更何况是我们人呢?

一直固守着传统的铁饭碗的思想,无疑会有一天被摔个头破血流。

2、

今天看了一则新闻,未来京东将全面实现“无人公司”,员工数量将由现在的16万减半至8万。稍微从网络上搜索一下京东,“无人超市”“无人仓库”“无人机”等各种“无人”充斥着页面。在京东、顺丰等,给我们印象中一定要靠人送的快递都要无人了,我们还能保证自己的饭碗端一辈子吗?

其实,在我们的发展中,是你的态度决定了你的高度,是你的思维模式决定了你未来的成长空间。

如果我们每天关心的仅仅是每月能拿到多少固定的工资、是否加了奖金,那么最好的结果也无非的是每月拿个所谓固定的“高”薪,很难有更大的建树。

因为上班族都是在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和时间在挣钱,和工地上的农民工没有任何本质的区别。

因此要突破出卖劳动力与个人时间,换得金钱这种思维模式,首先要在思想上给自己升下级。

3、

回首看看,当年一起读书的同学,一起吹牛逼的哥们,时过境迁,很多人已经发家致富,开着奔驰宝马参加同学聚会,有的还在温饱线上苦苦挣扎,不知道未来的路到底在何方。

对我们普通草根阶层来说,同样从社会底层爬起,两者竟产生了那么大的差距,原因就在于思维模式的区别。

在这里分享一个中国商界风云人物马云的故事。

1980年,澳大利亚男孩大卫·莫里(David Morley)随家人到中国杭州旅游,一名瘦弱的本地男孩凑过来问好,男孩希望跟他对话,练习英语。就这样,莫里跟这个男孩成了笔友。这个男孩就是马云。1985年,马云受莫里一家之邀,第一次走出国门,去了澳大利亚悉尼,所见所闻令他大开眼界。后来,马云又去了美国,接触并认识了互联网,受到启发。马云回国后建立了中国最早的互联网公司之一——中国黄页。

正是思维模式的改变,认知的升级,马云走出了一条自己人生的康庄大道。

4、

当然,某一天,我们忽然意识到自己应该打破桎梏,找到了传说中醍醐灌顶的感觉,实际上更应该做的是像经营一家公司一样去经营自己。

只要把自己当做了一家公司,才能更多的去思考,如何在有限的成本中,实现利益的最大化。

这里的成本很大一部分指的是时间成本,很多人恍恍惚惚蹉跎二三十年,浪费了生命中最宝贵的青春而一事无成。

把自己当做一家公司,才会接下来去思考如何去不断的包装自己、提升自己,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大的收益等等,而把自己当做一个普通上班族,我们永远只是那个给别人打工、挣扎在社会底层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你挣钱少的时候应该考虑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