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狗盗”的出处:孟尝君生死存亡之际使出的大招

孟尝君是战国时期齐国人,是“战国四公子”之一,其中又以他最为有名。他最喜欢的就是招贤纳士,不论是什么人,只要你有一技之长,都可以去他那里挂个号,然后就可以白吃白住了。

孟尝君的童年有点坎坷,他的出生日期是在五月初五,他的父亲田婴就因为这个出生日期而坚决不要他,最后还是他的母亲偷偷地把他养大,等到他长大成人后,通过兄弟们的引荐,他才算见到了父亲。后来他就问父亲,为啥就不愿意养五月初五生的儿子呢?难道那一天生的就不是你的儿子了吗?

田婴给出了一个令人目瞪口呆的答案,他说五月初五生的儿子,等到他长的跟门框一样高的时候,就会给他的父母带来灾难。

孟尝君听到这个回答以后瞬间石化了,有哪家的父亲会因为这个理由而抛弃他的儿子呀。

简直太荒唐了!

于是孟尝君向他的父亲提出了一个哲学问题:人的命运是由上天注定的呢?还是由那个门框注定的呢?

田婴仔细的思考了一下,嗯,应该是门框。

孟尝君绝倒。

这还用说嘛,人的命运是由上天决定的,跟门框有什么关系呢。退一步来讲,即使真是由门框决定的,把那个门框加高不就行了,想加多高加多高,看有谁能高过它。

田婴一看儿子这么聪明,就同意把他留下来,从此以后孟尝君终于可以光明正大的出入自己的家了。这么说的话感觉孟尝君好可怜的样子。

后来孟尝君招才纳士,门下的食客达到数千人,再后来田婴死了,孟尝君继承了他的爵位。有一年秦昭襄王听说了孟尝君的美名,想请他来秦国做国相,于是孟尝君就去了。

可是秦国从外国请一个人来做国相,秦国国内的人多没面子,于是就有那些有不服气的人,在国君面前说孟尝君的坏话,无非就是拿他的出身说事,说他是齐国人,又是齐国的贵族,现在来秦国做国相,肯定处处先为齐国考虑,到时候秦国说不定要吃大亏。

秦昭襄王一听,有道理啊,于是马上派人就把孟尝君给监禁起来了。

孟尝君一看情况不妙就想逃走,可是门外看守的人太多了,跑不掉,怎么办呢?有食客给他出主意说找秦昭襄王最宠爱的妃子求情,让他在国君面前吹吹耳边风,到时候什么事情办不成。

孟尝君就派了个人偷偷的跑去找那个妃子,但是妃子提出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要求,这下子令孟尝君很为难。什么要求呢?原来妃子听说孟尝君有一个狐白裘,天下无双,价值千金,就想索要过来。

此时孟尝君危在旦夕,别说一个狐白裘,就是更贵重的东西,也可以给她,可是狐白裘在之前他确实有一个,但是在他来秦国之后,已经献给了秦昭襄王,此外再没有别的了。现在这个妃子又想要,这可愁坏了孟尝君,把手底下人都召集起来问了个遍,谁都没办法。

正当孟尝君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一个坐在最下等的人跳了出来,扬言说他能找到狐白裘。大家一看,顿时心中明了,原来这个人善于偷东西,他就是因为这个能力投奔到孟尝君门下的。

到了晚上,此人乔装打扮一番,偷偷地潜入了秦国的宫廷之内,并成功的把狐白裘偷了出来。

孟尝君拿到狐白裘之后,马上送给了妃子,妃子也履行诺言,给秦昭襄王吹了吹耳旁风,别说还真好使,秦昭襄王隔天就把孟尝君给放了。

孟尝君获得自由之后,马上出发离开秦国,现在去哪儿都比在秦国安全,一天一夜之后到了函谷关,到函谷关时正好是半夜,秦国当时的法令是公鸡打鸣之后才准开关通行。

这时候秦昭襄王又反悔了,这么一个重要的人物,如果轻易的就给放了,那岂不是我大秦的隐患,马上派人追。

此时情况十分紧急,如果不能赶快出关,那孟尝君很可能就会被秦昭襄王的人抓住,到时候再想活命可就难了,怎么办?大家都急的团团转。

这时候又从旁边冒出来一个人,他介绍说他有一个办法,可以帮助大家赶快通关。

大家就问什么办法呀,赶快说呀。

原来此人最善于学公鸡打鸣,而且能以假乱真,分不出来是人叫的还是鸡叫的。

于是这个人就在关前扯着嗓子“哦哦哦”的叫了几声,果然,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其他的鸡也跟着叫了起来,守关的将士一听鸡叫了,赶快开门吧,估计心里还懵着呢,这鸡今天怎么叫这么早。于是孟尝君顺利的出关逃走了。

他们出关没多久,追兵就到了,可是已经追之不及了。

回到齐国之后,孟尝君把这两个人的地位提升到了最高级,其他门客都不如他们。

从此“鸡鸣狗盗”的成语就流传了下来,虽然这两人的能力实在是难登大雅之堂,但是如果放对了地方,也会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而我们每个人虽然能力不同,但是如果像这两个人一样,我们也一定会闪闪发光的!

欢迎大家点击关注哦!

图片来源网络

你可能感兴趣的:(“鸡鸣狗盗”的出处:孟尝君生死存亡之际使出的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