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20《好好学习》之“关系”和“系统思考”

【思考】

1.为什么最高效的方法总是反直觉?

2.作者为什么会说思考“关系”,而非“人和事物”?

3.作者今天给我们介绍了一种什么样的思维模型?

【作者举例】

我们经常会被网站上面的一些新鲜事物所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也会在看到一些文章报道时而让我们内心愤愤不平……比如我们关注魏则西事件,微博上面疯传各种百度害人莆田系统危险的文章!

【作者结论】

作者结论是,了解这些事情再多也很难让我们有更深刻的认识。我们这种理解世界的方式,既不能增强预见性,也看不到其内在的原因,为唯一能起作用,是帮我们打发碎片化的时间,增加一个茶余饭后的谈资,站在道德高的彰显我们的正义感。

【作者引出“社会要素的依存关系”】

系统背后还会有哪些秘密呢?

【思考“关系”,而非“人和事物”】

现代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就是,部分的性质,通常来说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们的组织,它们组合起来的模式和形式,也就是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作者给我们举了石墨与钻石,都由相同的碳元素构成,只是碳元素的组成方式不同,展现出来的性质截然不同。这就像这个世界上每天发生的形形色色的事情,看起来千变万化,但这些复杂变化的背后,可能是简单的规则。

我们习以为常的一种思维方式去思考的话:会认为社会之所以复杂,是因为人是复杂的。百度没有良心,莆田系发不义之财。你看谷歌不作恶多好;和我们这些善良人民相对照的是,我们这些企业素质不好啊。人们大量转发的文章,基本在说两件事情:百度可恶……

【思考】

让我们先抛开这些道德批判与黑幕进行分析,如果没有道德缺陷和背后黑幕的话,会不会还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一件事情是否发生,到底是什么决定的呢?

【作者提到两种假设】

一是系统结构决定“部分”的行为。系统中的事情之所以发生,主要是系统的结构和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决定。

二是系统不是简单的线性因果关系,而是回路网络关系。简单的现行因果关系是说,因为百度莆田系统坏,进而我们要抵制消灭它们。

【作者分析两个假设】

作者围绕魏则西事件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分析,

A百度推荐B医院给c用户

用户群体C看到B的概率,影响着B的业务成交量;

B成交量越大,就越愿意支付推荐费给A;

【我自己的思考】

之前我也很好奇,那些我们在携程上优先看到了酒店 ,是以一个什么样的形式被优先推荐上去的,是以路线价格还是其他的?

作者给我们举例到了,他在网上买了一辆自行车 ,

后来做的不满意就给这个京东上的这个网站给了一个差评,后来的时候,京东的客服呢,为了让作者把差评去掉,不仅给作者补寄来的水壶,而且还做,还寄了一些升级版的自行车的车座,随车指南针,夜间手电等配件……坐着思考啊,其实就是这个里头的反馈机制做调整了……

【金句】

1.系统的回路网络关系是指,每一件事情都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相反系统中的每件事情都是相互影响。因就是果就是因。跳出简单的因果关系,进行更深入的系统思考,关键突破口是:从事物的互动关系入手,而非从事物本身入手。

2.系统思考的一个迷人之处在于,我们可以通过系统模型分析找到系统关键解,实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今天我学到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关系”,一个是“系统思考”】

图片发自App

作者最后总结四点:

1.关注“关系”而非“事物”;

2.分析系统结构也可以从历史情况入手;

3.独立思考,快速试错观察系统的结果。

4.系统关键姐有时在信息制高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11.20《好好学习》之“关系”和“系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