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9-磁盘分区和磁盘阵列raid作业

1.Linux文件系统的文件都按其作用分门别类地放在相关的目录中,对于磁盘这种外部设备文件,一般应将其放在(C)目录中。

A./bin

B./etc

C./dev

D./lib

2.当使用mount进行设备或者文件系统挂载的时候,需要用到的设备名称位于(D)目录。?

A./home

B./bin

C./etc

D./dev

3.有/etc/fstab文件中内容如下,介绍该文件每行每一列的内容

设备名称(UUID)  挂载点  文件系统类型  挂载参数  是否备份  是否检查

4.如果向磁盘写入数据提示如下错误:No space left on device,但是通过df -h查看磁盘空间,发现没满, 那么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inode节点已经满了,磁盘里的每一个文件都有一个指定的inode,如果inode满了,就算内存没满也写写入不了数据

touch /opt/1.disk

dd if=/dev/zero of=/opt/1.disk bs=20M count=1

mkfs.xfs /opt/1.disk

mkdir /test

mount /opt/1.disk /test/

touch file{1..100000}.txt

df -h

df -i

5.用电脑自带的画图工具分别画出RAID 0,RAID 1,RAID 5和RAID 10,并说说各自对应的优缺点是什么

RAID 0:优点:读写性能好,至少需要两块盘,容量是所有盘之和  缺点:没有容错机制,坏一块盘,所有盘都坏

RAID 1:优点:读性能好,至少需要两块盘,具有容错机制,需要热备盘  缺点:容量是一个盘的容量,价格贵,写性能一般

RAID 5:优点:读写性能好,容量是n-1/n,至少需要三块盘,需要热备盘,具有奇偶校验机制  缺点:坏一个盘,读性能变慢

RAID 10:优点:读写性能都好,至少需要四块盘,具有容错机制,最多坏两块盘,容量是1/2  缺点:占用资源,空间浪费一半

6.正常情况下第二块SATA硬盘的设备名应为(sdb),它上面的第三个主分区对应的文件名是(/dev/sdb1 /dev/sdb2 /dev/sdb3)

7.df命令和du命令的作用分别是?

df查看磁盘的使用情况

du查看磁盘的大小

8.linux系统在创建时,至少创建哪两个分区

根分区和/swap分区

9.如何将/dev/sdb格式化为xfs文件系统

mkfs.xfs /dev/sdb    或    mkfs -t xfs /dev/sdb

10.磁盘空间利用率最大的RAID技术是,哪些RAID具备故障恢复能力?

RAID0

RAID5

11.在各种RAID级别中,磁盘空间利用率最低,但数据安全性最大的是

RAID10

12.8个300G的硬盘做RAID5后的容量为

2100GB    n-1/n

13.8个300G的硬盘做RAID1后的容量为

1200GB  8/2 * 300

14.假设如下容量的磁盘:500G,600G,组成RAID 0,那么RAID 0的容量是多少,如果组成RAID 1,那么RAID 1的容量又是多少

RAID 0的容量是1100GB

RAID 1的容量是500GB      两个磁盘的大小不一样时,取最小的磁盘容量

15.假设如下容量的磁盘:两块500G,600G磁盘组成RAID 5,那么RAID 5的容量是多少。

RAID 5的容量是1000GB

16.假设如下容量的磁盘:四块500G,600G磁盘组成RAID 5,RAID 5的容量是多少。

RAID 5的容量是2000GB

你可能感兴趣的:(day19-磁盘分区和磁盘阵列raid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