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社会职能和博雅艺术的管理—权德辉

图片发自App
从本文的标题就可以看出为什么说德鲁克老先生是社会生态学家,可以看到他的高度与智慧,管理一定不仅仅是工商企业,而是任何社会组织如:医院、学校、政府、银行……盈利及非盈利性组织都需要学习掌握的一门学科,从历史发展上来看也印证了管理是社会变革的推动力,从19世纪泰勒的《科学管理》对工业革命时代的影响至今在日本很多优秀企业如:丰田等都还持续存在,管理把知识从一种奢侈品变成了运用到任何一种组织形态之中。而随着知识工作者的崛起逐步揭示了管理的本质:管理不是管控、控制,而是立法人的善意,激发人的创造力,最近在这一点感触特别的深刻,众生皆具如来智慧,我们就像教练一下,像一面镜子去照到他们看不到的一面,然后激发他们的潜能。

而我认为从社会生态的高度来看任何一家组织都离不开管理的任务与纬度:

1.创造绩效

2.让员工成长,赋有价值感

3.承担社会责任

只是关于“绩效定义”,根据不同的组织形态定位不一样仅此而已,后面两点是任何组织在实施管理过程中都应该思考并践行的。

而要实现以上三个管理的纬度与任务,管理者在实施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遵循7个原则,听完邵先生分享后,我同样感受,任何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如果真正用心思考并践行这七条原则,管理不会差到哪里去:

1.管理的对象是人,需要发挥人的优势,让他们共同做出成绩,这是贯穿组织的全部任务,但现实中往往也是最难的,值得每一个管理用心去思考,问问自己我是在激发还是在管控?我在用人的时候有没有充分发挥他的优势?最近的感悟:管理不是控制成本,而最大的成本是资源的闲置,而人是企业最最最宝贵的资源,现状中我们很多时候人因为放错地方,或者绩效定位不清晰,导致企业最宝贵的资产是闲置的……

2.管理需要通过共同的文化把人们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锁春从创业一路走到今天,骨子里面具共同的文化基因,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伙伴的加入,很显然我们在这一块需要更加明确的文化,最近人力资源正在梳理与整理当中。

3.共同的使命、愿景、目标。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清晰的界定企业的使命,锁春的使命:传播内衣文化,让每一位女性穿上正确的内衣。通过几年的经营打磨,现在的使命、愿景、目标梳理的很清晰,经营当中我逐步发现真正对使命、愿景、目标从上到下的每一个层级的真正理解与融入血液中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使命不是口号,是一步一个脚印去践行,真正发自内心的认可。

4,培养与开发每一个层级、每一个成员,包括最高领导者。公司从创业到今天,一直很注重人才的培养与发展,包括高层学习型组织打造及今年零售人才体系建设:从终端导购—店长—店主—督导—分公司管理人员。我深知学习及能预判这些东西只要去践行他会在一年两年之后带来的价值是什么?大部分具备经营性思维的伙伴都在跟上,时间是最好的证明,有些成果已经出现,最近最大的感悟就是:借来的火点不亮自己的内心,自己心门打不开,别人如何从外部敲打都没有用。刚刚从贵阳回来,看到湖南团队小伙伴们的分享感悟并且问刘总:为什么公司的培训你不让我们来!今后公司学习我们都要跟上,那一刻我相信刘总是开心的。

5.承担起沟通的责任让别人了解我是我的责任,这一块是我们从上到下都还需要加强的地方,最近走访分公司及门店,感触最深刻:还有门店对总部战略调整的不清晰,门店还有大单,辅助类产品的不重视,当我跟卢总在店主会上真正讲清晰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时候,店主们都非常开心并且希望以后多一些这样的会议,真是客户的问题?我觉得他们很可爱都很有智慧。这些表象的背后可以令到我们思考到什么?管理的缺失,几轮走完下来,我更加坚定了营销中心二级架构的重新调整及分公司下半年的调整。

6.“衡量”,组织绩效一定不是单一的,几年前学习《管理的实践》时就认知到我们管理的纬度的单一,因此2019开始真正立了我们的不同纬度目标。分为无形与有形目标。并逐步在践行。

图片发自App

7.组织的任何成果都在外部,而不是内部,我们做什么不重要,顾客怎么认知与看我们才是最重要的,最近在巡店中,跟终端伙伴们分享最多的就是经营两个逻辑,其中一个就是“站在顾客角度,如何让顾客在门店体验要新鲜感”?小到一杯饮品、门店商品、品类、橱窗……按照这一思维去打造门店带给顾客的体验。

为什么讲博雅管理?我的体会是管理不是学知道,而不是真正逐步去践行,过程中首先学习并且持续学习就是对人性惰性巨大的挑战,其次知道了要真正做到并且做出高绩效,员工有价值感,并满足顾客需求是一个持续践行并且调整的过程中,并且负责任的讲不是每一个决策都会有效,可能还会让我们付出代价,经营者最大的挑战就是在面临不确定未来的过程中还具备那颗坚定的信念及持续精进自己的决心与勇气。有了这个然后去体验、享受管理过程中一切的经历,这就是博雅的艺术。

你可能感兴趣的:(作为社会职能和博雅艺术的管理—权德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