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做的,只不过是发现生活之美


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业。现世只是一个密密无缝的利害网,一般人不能跳脱这个圈套,所以转来转去,仍是被利害两个大字系住。在利害关系方面,人已最不容易调协,人人都把自己放在首位,欺诈、凌虐、劫夺种种罪孽都种根于此。美感的世界纯粹是意象世界,超乎利害关系而独立。在创造或是欣赏艺术时,人都是从有利害关系的实用世界搬家到绝无利害关系的理想世界里去。艺术的活动是“无所为而为”的。我以为无论是讲学问或是做事业的人都要抱有一副”无所为而为”的精神,把自己所做的学问事业当作一件艺术品看待,只求满足理想和情趣,不斤斤于利害得失,才可以有一番真正的成就。伟大的事业都出于宏远的眼界和豁达的胸襟。如果这两层不讲究,社会上多一个讲政治经济的人,便是多一个借党忙官的人;这种人愈多,社会愈趋于腐浊

  人都有这样一种“惯性”,即“得寸进尺”“蹬鼻子上脸”。你要是对他近乎些,久而久之,他便会由最初夸赞这位上司没有架子,工作作风好,进而和你称兄道弟,不分里外、上下、轻重,说不定将自己的意愿与你的指挥做统一,最后很可能就骑到你的脖子上。比如,我所认识的一位服务部的经理小陈就是与手下人打得过于火热,后来每一次分配工作,手下人竟然都要跟他讨价还价一番,搞得小陈自己相当被动。  人还有“宰熟”的心理。对生人或接触有限的人,因为摸不清底细,便不敢轻举妄动。没有了距离,大家相当熟络,从生活习性到特长爱好,都了如指掌。根据你的喜好投你所好也好,知道你的弱点采取相应对策也罢,你每行一步都在别人的掌握之中,甚至你“一翘屁股别人便知你拉什么屎”。如此,你是上司,还是被监控的对象甚至被利用的傀儡?  上司艺术中有人强调上下级保持距离,这样就可以树立权威形象。孔老夫子曾说过:“临之以庄,则敬。”其意无外乎是上司与下属保持距离,不要太亲近,留给下属一个庄严的形象,下属就会对其产生敬畏感、服从感。  无论上司多么尊重你、赏识你,作为一个下属不应该得意忘形,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约束自己的言行,不对上司表现出格举动。尤其切忌当众做有损上司形象的事,那将直接损害上司的权威。上司尊重下属是应有的胸怀和气度,下属保持谨慎是应尽的职责,双方都应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戴高乐曾经说:“没有神秘就不能有威信,因为对于一个人太熟悉了就会产生轻蔑之感。”一个下属对上司屈膝奉迎乃至行贿,并不是因为他对上司尊敬有加,往往是因为其自认为和上司关系到了很密切的程度,可以通过以上行为把上司玩弄于股掌之间,达到自己的目的,满足自己的私欲。与下属保持一定距离,可以减少下属对上司的恭维、奉承、行贿等行为。

黑格尔曾说过:“仆人眼里无英雄。”仆人眼里为什么没有英雄?因为仆人每天和他近距离接触,服侍他吃喝拉撒睡,任何人在这方面都无所谓英雄表现,相反却看到他与常人表现一样的方面。而在寻常人眼里,英雄都是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出现,前呼后拥,一般人也不能靠近,只能仰视。因此,眼里的英雄往往十分完美、神秘。

聪明的上司应该学会打官腔的技巧:对对方某些固有的优点给予适度的褒奖,使对方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使其在较为愉快的情绪中接受工作任务。对于下级工作中出现的不足或者失误,特别要注意,不要直言训斥,要同你的下级共同分析失误的根本原因,找出改进的方法和措施,并鼓励他一定会做得很好。要知道斥责会使下属产生逆反心理,而且很难平复,对以后的工作会带来隐患。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要做的,只不过是发现生活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