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5

但这个心依然很懒,这个心一直在寻求,所以啊,这个大脑就继续刷视频。你看,这叫从心嘛,从心这两个字放一起,也是一个字嘛(怂)。能否不从心,意味着能否即刻停止这个寻求?当这颗心停止寻求的时候,去看看这些手机、这些互联网、这些游戏的勾引。

能否果断的行动,切断这些触发因素,这么做也不是为了不影响工作,这也是目的。

能否这么做,什么目的也没有。

头痛意味着什么呀?头痛意味着有大量的想法活动在打架。这需要一个人果断的行动,息止寻求。不光是这个静坐、呼吸冥想,这半个小时一个小时,而是在这一天的活动中,能否不寻求,能否全然的观察,看到寻求。

说白了,这一天这颗心能否不懒惰?可能你忙了一天了,但这颗心啊,依然懒惰。懒惰的心,外面操劳,里面吃苦,这都是切实的挑战。

能否hold住啊?能否即刻行动起来?这都得看你自己,亲自结束这个懒惰——内心的懒惰,去对抗之前已有的模式。的确有挑战,但只要这个心行动,什么挑战都不是挑战。

去体会的过程,也是把能量聚起来的过程。否则能量就变成了刷视频、聊天,各种的寻求的活动。

冥想不是一个隔绝的活动,而是一个展现在你生活方方面面、生活的每一个细节。

若这颗心此刻不清醒,就会有各种的纠结,深陷危险,但也不舍得离开危险。这个大脑完全陷在这些无休止的意识的回路里面,恶性循环。

除非一个人果断的行动,这一刻停止寻求,看看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没有方法、没有路径、没有体系,所有的问题关键都在于这一刻这颗心该如何行动?这一刻这颗心是否在行动?

放掉这些画面、这些想法,我能否看看我自己,我能否真的理解我自己,这一生该如何过好?这一刻如何过好?

现在无论我做怎样的选择都是画面,跟你真实经历的是两码事。

看清自己意味着知道这颗心怎么才自在,它需要物理的安全感,绝对的物理安全感,同时呢,这个心不能受约束。

问题的核心不是“a还是b”,而是能否在每一刻,看清你的心,不被幻象所劫持,那一切就不会变得那么纠结。

能否让能量在这一刻?守住这一刻,这一刻你才有行动;有行动,到时候,这个事情自然的发生。

你看,能量放在这一刻,这颗心才可以看清,看清也就不纠结,因为你的生活没有选项,全是围绕着真相,这颗心怎么才可以生活得安全、自在、快乐。

但此刻把能量放在这一刻,意味着放下,放下才有行动,到时候会发生什么,此刻你不知道的。

但此刻想象我要怎么做,意味着内心活在已知中,已知都是问题,真实的生活、人生总是未知的。

体会、感受、行动。

当一个人真正去观察、理解自己,真正把这个“我”放下的时候,大脑自然去关注想法整体的活动。

为何让想法的活动如此无序地运转?为什么让它越运转越多?当内心不再被“我”所困的时候,内心关注的是内心整体的状况。

自然,这颗心会发现,看视频只是徒增额外的心理的活动,而且脑子因此变得不清晰、 不清醒。

当一个人看清这一切之后,内心必然知道快乐跟这个视频没有关系的,一个人的快乐平静就在此刻。

当“我”真的不在的时候,也不需要打发时间,因为有我在,“我”感到无聊,才要打发时间。当“我“不在的时候,生活一点都不无聊,你看到了吗?

你亲自去做,「做」本身,就展现了想法是多么的有局限,你根本就想象不到;

但你不做,你就会永远指望这个想象、这个画面、这个听觉,来展现一个永远无法展现的东西。

当我们真正去观察内心的动态变化,自然能够看到画面对内心的影响。

怎么让视频适得其所,答案也是自然明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