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小卡片.26

【主动与被动(上)】

在人际交往中习惯性被动的人中,其实有很大一部分是社交焦虑者。在《害羞与社交焦虑症》一书中,作者Lynne Henderson博士对社交焦虑的定义是:由于害怕外界的消极评价而对社交产生不舒服的、恐惧的情绪,以及在社交情境中表现出退缩、回避行为。对他们而言,“主动”在操作上就是一件高门槛的事。

社交焦虑者的消极被动主要源于两个方面:对外界评价的过分在意和过度解读。于是选择被动再被动,来避免触发自己的焦虑和恐惧。与此同时,他们还经历着一种趋避冲突(即同时具有趋近和逃避的心态)的困扰——既想和他人亲近、建立联结,又担心别人会不喜欢自己,对自己做出负面的评价。

对他人的眼光的过分在意,源于被动者过剩的“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自我意识,和有意识地进行关于自身思想和情绪的洞察(即自我觉察,self-awareness)是两回事。自我意识指的是一种“无比强烈的感觉到自己的存在”的状态(Cheek & Briggs, 1982)。这种感觉是非常不舒服的。在下意识的遐想中,自己仿佛一直在被“注视”着;强烈地感受到自己的一举一动;不断审视自己说出的每一句话;在人群中会有种“所有人都在看着我”的错觉, 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在需要展现自己,或是该为自己发声的场合,他们可以暂时忘记“自己”的存在,去表现自己,达成自己的目标。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理学小卡片.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