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8

有这么一个有趣的模型——马车夫模型,说的是一个人的行为,是由车夫、白马、黑马共同决定的。

其中,白马代表了情绪,黑马代表了本能,车夫代表了理性,车子的行进轨迹代表了人的最终行为。

也就是说,人们的行动,是由理性、情绪、本能来共同决定。而具体是如何行动,由车夫、白马和黑马互相角力而定。

黑马(本能)是与生俱来的,是刻在人类基因里的条件反射,也是从猿猴时代开始的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例如人看到蛇或老虎,会拔腿就跑,因为不懂得跑的物种,基因都没资格留下来。哪怕是一个婴儿,“这辈子”从来没见过蛇,也会本能地产生恐惧。而婴儿看到比蛇危险百倍的手枪,就一点都不觉得害怕,甚至竟然还觉得好玩。因为手枪是还未写进基因里的新东西。

当然本能也会带来一些坏处。在物质稀缺的时代,人碰到糖分就会本能性多吸收一些存储起来,这也导致了在物质丰富的当代的肥胖病。

本能反应,是一种下意识的决策行为,是人类在生存挑战中进化出来的应激能力,它可以减少我们思考和决策的时间,让我们快速应对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以及生存挑战,更好地存活。

白马(情绪)是生物对于外界刺激的生理反应之一,身体反应在前,情绪体验在后。外界刺激引发神经系统的一系列活动,产生生理上的反应,进而导致了情绪。

严格来讲,造成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不是外部事件,而是我们对这个事件的判断。

吴伯凡在《认知方法论》中提到:认知是一个产品,我们人是一个认知的生产线,你得出的任何认知都反映出你的认知生产系统的特点。

又有一个有趣的ABC理论:A(adversity,逆境)是一个客观的东西,B(belief,信念)是一个主观的东西,最后的C(consequence,结果)又是不一样的。不同的人,在面对同样的A时,因为抱着不同的B,就会产生不一样的C。

例如男女之间交往时,女方如果认为“男方及时回复信息很重要”,那么当男方忘了回复信息时,女方会委屈、生气甚至暴怒而分手。反过来女方忘记回复,很可能就啥事没有。

ABC理论告诉我们,比目标更重要的是面对目标,由于解释体系不一样,最终的结果可能是竟然完全相反的。并且,结果还会反过来,喂养你的解释体系。

车夫(理性)是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它比较慢,但不容易出错。

坏消息是,车夫天生能力是比较弱的,而黑马、白马天然就很强大,一不小心就让马车任由黑白马肆虐而胡乱狂奔。尤其是孩童,理性能力很弱,没有好吃的、没去游乐园就哭,此时完全是黑白马在主导行为。因此我们有时候会评价一些成年人:“你就像个小孩子一样”。

车夫要驾驭马,但是如果马一直不听话,两者就会僵持不下,直到一方最终屈服。

好消息是,车夫的能力是可以训练的。通过学习,不断训练ABC中的B,并且通过好的C来持续反哺。

介绍完马车夫模型,回到熟悉的投资话题。

为什么绝大多数的人,无法从投资市场中赚到钱,甚至是稳定盈利?根本原因在于,投资市场是一个反人性的领域。

什么是人性?人性在投资里的表现就是:贪婪、恐惧、嫉妒、从众、自欺欺人、自负、妥协等等。

贪婪:所谓贪婪是对财富或利润过度的、无节制的、通常应受谴责的占有欲。贪婪可以压倒理性,直到付出代价。

恐惧:恐惧是一种过度忧虑,妨碍了投资者采取本应采取的积极行动。或者说“懦弱得让人失去了相信道理的勇气”。

嫉妒:收益不只看自己的,也看别人的。赚10%看到别人赚100%不开心,亏1%看到别人亏10%反而舒服了。

从众:从众是一种强大的心理裹挟力量,能够让人们放弃自己的独立性和怀疑精神,去相信毫无意义的东西。

自欺欺人:自欺欺人是最简单的,因为人总是相信他所希望的。

自负:投资是一个满是自负的世界,尤其是男性。

妥协:当一种不正常的行为持续时间过长时,投资者的信念会被击穿并跟风,此时已经处于周期后期。

作为一个正常人,初入投资领域的时候,以上“七宗罪”必然多多少少都犯过。一旦买入,天天盯盘,涨了怕跌回去,跌了更是慌的一逼。完全是情绪在主导行为,任由马车胡乱狂奔,不亏钱就没天理了。

只有摆脱本能和情绪主导,替换成理性主导,才具备了稳定盈利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同样以暴跌为例,看看三种行为模式的不同。

本能:慌不择路赶紧出逃;

情绪:虽然没有立即卖出,但忍受不了每天账面亏损、面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折磨最终卖出,一卖出情绪马上恢复一半;

理性:客观分析问题,是应该止损还是黄金坑加仓?

可以看出,本能和情绪没得选择,理性从可选择性上来说,胜率就已经远远领先。

持续提升车夫能力,驯化黑马和白马,不断将理性转化为情绪,进而转化为本能。如此才能好好驾驭双马,让马车持续走在正确的轨道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