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上)《爬山虎的脚》试讲教案及备课思路


单元首页揭示了第三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见下图:

 


单元导语定下人文主题:处处留心皆学问。

语文要素定下单元学习目标:

1、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

2、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

 

下面正式进入课文:

 


一、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整体感知内容,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②过程与方法:抓重点词句、联系生活实际等阅读方法,了解爬山虎的特点以及爬的过程。

 

③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作者细致观察事物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①重点:领悟作者细心观察、连续观察的方法。

②难点: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

湖南企发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说在教学过程前的话:

先看课后习题,结合语文要素,提取试讲内容的方向。如本文习题:


1、朗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观察得特别仔细。

解析:抓住文中描写细致、形象、生动的地方,它们是反映作者观察得仔细之处。例如,写爬山虎的叶子嫩叶时什么样?长大后铺满墙壁又是怎样一番景色;爬山虎的脚的特点,它是如何巴住墙的呢?如何生长的呢?这些都可以凸显出作者观察的细致。

 

2、根据课文填一填,说说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

答:茎上伸出六七根细丝→(细丝的头上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由直变弯,拉一把嫩茎,使它紧贴在墙上)

 

3、找出课文中你觉得写得准确、形象的句子,抄写下来。

解析:可以从文章的三个部分来找:生长环境、叶子的特点、爬山虎脚的特点。

 


三、教学过程:

1、教学导入:同学们,葡萄和丝瓜都是靠搭架子才能往高处攀援的植物。而爬山虎呢,也是一种攀援植物,可它不用搭架子也能往高处爬,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爬山虎的脚》。

 

2、初读课文:

提问: 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精读课文:

提问:爬山虎是怎样一步一步向上爬的?

提问:作者为什么要把爬山虎的脚比作蛟龙的爪子?

提问:你觉得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4、小结:是啊!叶圣陶老爷爷对爬山虎的脚不光进行了细致观察,而且经过了长期的观察,否则不可能写得这么清楚。这正是我们所要努力学习的。

 

5、作业:仿照作者的观察方法,观察一种植物,可以从远处、近处看,看看它的茎、叶、花各有什么特点。写一写。


你可能感兴趣的:(四(上)《爬山虎的脚》试讲教案及备课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