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 用手账拯救乱糟糟的生活

最近偏爱爱默生一句话:“不要做任何表白。你的行动雄辩的说明了一切,其声震耳欲聋,使得我听不清你的任何辩解。”

看看现在的自己,当年的自己说着要做的事情,有几件迈出了第一步?有几件完成了?拿暑假计划来讲,通常带回家的书总是又原封不动的带回学校,更别提年初的浩浩荡荡写下的年度计划了。然后,我们学乖了,计划永远比不上变化快,让计划滚到一边去!在没有逼迫的情况下,我们会选择先做简单的工作,会选择懒惰,想着过一段时间再做吧!你有没有想过,拖着拖着我们就死了呀!

梦想还是要有的,可是你知道怎么实现你的梦想吗?去了解一下熊谷正寿成功的经历,也许你的人生会豁然开朗。

今天和大家分享四本书:《记事本圆梦计划》《神奇手账》《为什么精英都是清单控》 《番茄工作法图解》。其中熊谷正寿的《记事本圆梦计划》可能已经买不到了,但是熊谷大大出了新版《你的时间有限,不要为了别人而活》内容大同小异。大家有兴趣可以去读读,含泪推荐前两本!

下面介绍我读这几本书及进行实践的一些感悟,希望大家也能有所收获。

《记事本圆梦计划》

作者熊谷正寿从二十一岁在记事本写下梦想和圆梦计划起,15年后终于实现自创公司股票上市的第一个梦想,日本最具影响力的网络公司GMO集团创办人。当他宣告自己的目标时,所有人都觉得他自不量力。可以熊谷通过善用笔记本,一步步实现了它的梦想。

这本书里面最大的核心是那张人生计划年表,同样适用于5年、10年等短期的目标规划。这本书的内容可以总结为梦想金字塔、人生计划年表和三种记事本。

首先是梦想金字塔。放下你手中的工作,找一段可以独处的时间,想象你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你想要的生活,时间跨度可以是十年或者二十年。想象10年后(或更久)你住在哪个城市、做着什么样的工作、是什么职位、收入是多少,想象你有了伴侣、有了几岁的小孩、住着什么样的房子,想象你和朋友去了哪里旅游、掌握了哪种新的技能等等。

在纸上写下你想做的事情的清单,将你的梦想分成“修养及知识”、“健康”、“心灵及精神”、“个人及家庭”、“社会及工作”、“经济物质金钱”六类,分别填入金字塔中,并写出终极目标。

然后是人生计划年表。

通过梦想金字塔来填写人生计划年表,写计划年表有一个好处,就是告诉你现在该干什么!具体的做法就是倒推分析法。以到30岁的计划年表为例,你制定出30岁想实现的目标,那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你29岁应该在干什么,28岁应该在干什么等等,直接推出现在的你应该在干什么!

这一步的实质是把梦想转化成行动,重点就是你往后倒推分析要是可行的!你甚至需要上网查阅一些资料了解相关的知识才能完成倒推工作。或许我们会太贪心定了一个远大的目标,结果你一步步分析下来发现以自己现在的水平相差太远。那就延长你实现梦想的年限或者提高你的努力程度(当然是以你身体健康为前提的)。

熊谷正寿将人生分成了6部分,也就是金字塔的那6部分。从你的终极目标往回分解,注意!一定是要分解成可执行的小目标,一定是要分解成可执行的小目标,一定是要分解成可执行的小目标!分解到当前状态这一栏一定得是你可以立刻去做的事,那就马上去干啊,你理出了一条通往目标的路,而且是可行的路。这种倒推的分析方法同样适用于你的工作任务。

我特别喜欢差距那一栏,想想自己跟梦想中的自己的差距,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你可以不断的更新自己的年表,不断的更新自己和梦想的差距,让你自己看到自己的努力与不足!

最后,作者提出的方法是三种记事本:梦想记事本、行动记事本、思考记事本。我认为在如何使用记事本上,下面介绍的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加实用。

对于未来迷茫的话,不妨拿起笔在纸上写一写,比在脑子里想一想重要多了,写下来你会看的更直观,该做的事情也会清晰起来。

《神奇手账》

这是一本拯救了我生活的书!我的读书计划就是从看了这本书开始的,然后那些读过的书让我更充实,从此进入良性循环。

书里面提供了很多做计划的方法,教你怎么做年计划、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等等。除了时间管理,这本书还有一个神奇之处是管理生活!涉及居家生活、工作人脉、反思提高等等。我仅仅介绍时间管理和读书计划。

这本书的核心就是用四色笔记笔记及各种计划表!

四色笔记术:蓝色代表工作,绿色代表娱乐、休闲等,红色代表健康及重要的事情,黑色代表杂事。这样可以一目了然,做到公私分明。大家不要嫌四色麻烦,有神器!市面上常见的四色笔大多是这四种颜色,一笔在手,说走就走!

年计划用九宫格表示法,中间是大目标,周围是8个生活的小目标。在做年计划时,写大的方向就好,然后可以使用倒推的方法把如何实现这些目标分配到月、周、日。

月计划主要用来记这个月的大事,哪天要考试、要出差、约了朋友吃饭、亲人的生日等等,主要是提醒作用。同时你可以把一个格子分成上下两份,分别代表工作和私人,或者三份:上午下午和晚上。月计划表类似于方格的日历,记在日历上也是OK的!

周计划。我使用的竖版带时间轴的周计划,当成了日计划用。我会在左侧第一栏写这个周必须做完的事情,在标题下方写每天必须完成的事情。时间轴可以让我回忆这一天我都做了什么,并审视自己时间都花在了哪里(天呐,竟然浪费了这么多时间!)。同时可以在底端写上今天令自己开心的小事,我喜欢用绿颜色的笔写,看着就很积极很开心啊!

日计划,主要还是写在上图周计划中。我会随身携带的超小号本子在上面记每天该做的事情的清单和突然想出的idea。

读书计划,观影计划等和这个是相通的。这种读书计划是以提高自己的见识为目标的,定好每个月的主题,例如,一月——经济,二月——历史,三月——地理等等。然后每个月根据这个主题去搜罗相关方向的好书进行阅读,每个月读三到四本。我选择的是每周读一本书,相当于每周达成一个目标,这样在年末我大概可以读50本书涉猎12个不同领域的知识!也可以选择看电影、纪录片什么的道理都是一样的。

《为什么精英都是清单控》和《番茄工作法图解》

这两个合起来就是番茄土豆!

日计划用清单就OK啦!应该很多人有这个习惯,早上起床把今天要做的事情列出来,然后做完之后打个勾。我通常都是粗暴的划黑,像消灭一个敌人一样心里特别爽。列清单可以让你保持条理,可以时刻检查进度,不会遗漏任务。

我们去超市也会使用清单,把需要买的东西写下来,既可以保证自己不会漏买什么,也会让自己在逛超市的时候目标明确,快速结束战斗。清单可是以重复利用的,制作好一份清单后可以一劳永逸,如旅行前要准备的物品的清单,在每次出行前按照清单来就不会手忙脚乱。

同时清单有其他的玩法。比方说作为选择的评估。当你为待在原来的公司还是跳槽纠结时,当你为是租这个房子还是那个房子纠结时,就可以利用清单写下各自的利弊,就可以很清晰的进行比较。

番茄工作法,就是利用一个番茄钟的时间来做你清单上的任务,目的是让你保持专注和高效。标准的番茄钟是工作25分钟休息5分钟。在工作的25分钟内你要保证自己远离手机社交平台等一切让自己分心的事情,而休息的5分钟就不要做任何工作,但也不建议刷社交平台呀,喝点水活动活动多好呀!

我第一次使用这个方法时,心里一直在想怎么还不响怎么还不响,怎么还有10分钟!我发现原来刷微博嗖的一下就消失的时间,竟然这么漫长。在习惯这个频率后,我发现自己确实专注了不少。在从清单里面选出一个土豆后,在这个番茄钟内,我只能做这一件事,我必须做这件事,就这么一个选择!所以我高效专注的完成了任务。这有点逼迫的感觉吧,是的,可是很有效。

给自己定制奖励机制,把逼迫感转化成动力!规定自己每天吃8个番茄,累积吃了多少个番茄就买一件自己想买的东西,累积吃了多少个番茄就出去远游一次,等等。

写了一大堆,下面才是最重要的!

想要实现梦想,你不去做不去实践,什么用都没有!Just do it!别再让计划变成空空洞洞的目标,而是转化成可以真正可执行的小任务。

愿大家都在有条不紊的变成更好的自己,一起努力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 用手账拯救乱糟糟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