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清华听林佳瑞老师《整本书阅读之寓言故事初探》学习心得 - 草稿 - 草稿

        9月12日6点半,我们工作室成员齐聚在钉钉工作群,听由林佳瑞老师主讲《整本书阅读之寓言故事初探》。他主要以班级形式非常接地气地讲解,自己是如何开展寓言故事的整本书阅读习惯的培养。

      他主要从以下方面来讲述:(一)初识整本书阅读对寓言故事的理解,(二)开展寓言故事阅读活动取得的一些成效。(三)开展寓言故事阅读活动所遇到的一些困难。

    林老师认为整本书阅读是细化碎片化性的阅读模式。他通过班级开展活动和家访进行了调查与研究,找出自己班上存在的问题及想如何去改进的措施。他总是通过各种形式如一周一次的交流课,讲故事比赛的形式引导孩子品味书中故事蕴含的道理。

    寓言故事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为人,也可为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因为寓言的形式概括为小故事大道理,而且故事大多为动物,内容非常丰富。同学们就更有兴趣去读这些丰富有趣的故事,然后从中品味故事中所蕴含的道理。

    林佳瑞老师他开展的班级活动非常的有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特别是谈到微电影《守财奴》采排以及观看完之后的新闻发布会的开展,这得花多少心思和时间呀!同学们完全沉浸在故事的剧本中,对人物性格的把握就更加准确、学习的趣味性就更浓了。

    令我更加佩服的是,他还创立了班级公众号,每周推一期的寓言故事。至今为止已经推了16期了。这可真是谓真正地用心去教学生去做教育。他不光是让每一位同学都加入到读书的行列,而且是要求全班同学去看这一期同学的作品并进行评价。这不仅仅提高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和读书的乐趣更是让家长看到了自己的孩子成长。他的这些方式都是值得所有老师学习和借鉴的。

    现在回想一下,自己在指导整本书阅读方面没有他做的那么的到位、细致。平时的我在指导整本书阅读时,一般是先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完一本书,例如最近看的《中国民间故事》,这是暑期布置学生看完的一本书,在开学的时候我就进行了一个整体的检测,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于是我要求学生本学期再重复读一遍。为了能够了解学生的读书进度及状况,我一般是在每个星期的一三五布置一次15分钟的阅读。并要求在每一篇故事里面最少做4个左右的批注,然后在星期五的时候花一节课做一次阅读交流。交流的方式一般采用问答式和提问时,以这种方式来掌握学生阅读状况。我发现学生越大越不喜欢交流,喜欢静下心来做自己的事情,所以每次交流的气氛都缺乏活跃性,一些激励性的奖励对于他们来说是无动于衷的。只能以完成练习的形式及心态去推动交流活动,  这种现象也是最令我头疼的。

        总之,整本书阅读活动的推动任重而道远,教师的责任越大压力越大大。作为老师,我们必须先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才行。这才是整本书阅读最关键的一步。

你可能感兴趣的:(余清华听林佳瑞老师《整本书阅读之寓言故事初探》学习心得 - 草稿 - 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