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公民高效阅读蜕变营第13届D3

今天的内容主要是介绍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一种视觉工具,把零散的知识整理成类似树枝的一张图。思维导图是在20世纪70年代有由记忆大师东尼博赞发明的,目的是开发大脑,提高大脑的记忆力。东尼博赞的思维导图一书有更详细和系统的介绍。

思维导图相比于普通的记录,相当于把信息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不是一堆零部件,而是一辆组装好的车,所以可以加强记忆,同时绘制的过程需要提炼关键词提炼的过程也是加深理解的过程,所以可以提高记忆力。

目前主要分为电子版和手绘版。电子版可以借助如幕布,石墨文档,xmind等进入绘制,今天主要介绍如何手绘思维导图。

首先在纸的中央写上中心主题作者及时间,这样即定义了中心主题,也方便日后重读回忆。

其次在左上角写上读这本书的目的,带着目的进行阅读,这也是高校阅读的开始。

第三步写一级标题,从目录中找自己感兴趣或者是契合中心主题或者是有助于目的词语,写下若干个一级标题。

第 4步写二级标题,它是在一级标题的下边,从文章中获得的支持一级标题的内容,或者你觉得有必要记下的内容,此时注意要学会提炼,不要记太多的字,不利于绘制及阅读。

第5步若有三级或4级标题的话,按同样的方法进行提炼。用线条将内容连接起来,将中心主题和一级标题圈起来,用于区分不同的层次。

第6步记得导图在绘制的过程中是动态的,可以在过程中进行内容的增减,不必拘泥于形式,比如绘制过程中增加一级或者二级标题。

最后为了更好的视觉效果,可以通过加颜色或者线条加粗,越靠近中心越粗,来区分层次及内容,更有利于查看。绘制完成之后不要忘记回到我们的目的,时刻记得阅读不是目的,阅读是手段,解决问题才是我们的目的,看着思维导图的内容思考我们的问题是否有了解决办法,对着思维导图说出解决或者改善的办法。

你可能感兴趣的:(宇宙公民高效阅读蜕变营第13届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