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好一篇干货文章,给读者带来切实的改变

我们都说要写好一篇干货文章,那首先要明确究竟什么是干货文章?

干货一词,出自“电子商务入口——派代网的论坛”,后来被广泛传播。干货主要是指实战性非常强的一些课程或经验分享,多数来源于分享者自身的亲身操作或体会来进行讲解,重在实用,能对当事人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一篇好的干货文章,必定是让人看完后觉得有用,或是受到了启发,那么会产生这种感觉的本质原因是什么呢?

答案就是:自己最发愁、最关心的问题得到了解决。

而这也是用户思维的体现。所谓用户思维,顾名思义,就是“站在用户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的思维。从用户思维的角度出发,要写好一篇干货文章,可以从以下3点来展开。


一、 拟好标题

在信息海啸的时代,文章的标题,是直接导致读者是否愿意打开文章的关键所在。一个好标题是读者与作者之间思想交流的桥梁,而一个烂标题则是读者与作者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

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拟好干货文章的标题呢?这里,需要做到如下4点。

1、  将读者的痛点写在标题内

读者之所以愿意看你的文章,无非是对ta有用,与自己的利益息息相关。因此,我们要平时要多留心观察读者的需要,抓住读者的痛点,这也是用户思维的体现。

比如,国内著名商业顾问刘润,曾写过一篇文章《如何判断一份工作有没有前途?》,就是针对许多初出茅庐的大学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一份工作而写的。这样的文章当然会广受这些求职者的热捧。

2、  激发读者的好奇

好奇是人的天性,人们往往因为好奇,会情不自禁地做出一些感性的行为,而运用这个技巧来拟标题,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大卫.梅斯特,国际公认的专业服务机构的管理权威,他的一篇文章《什么样的领导,值得你一生追随?》,就是用好奇心诱发读者的阅读欲望。

3、  创造危机意识

人类之所以能繁衍至今,就是对危机时刻保持着警惕,毕竟在原始时代,人类的生存环境太残酷了,要时刻提防野兽的袭击。因此,拥有这种基因的人类才得以幸存至今。

在当下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同样会对带有危机感的内容心怀警觉,也会不自觉地打开文章浏览一番,所以如果在起标题时融入“危机”的元素,会让读者忍不住点击阅读。

例如,《认知红利》的作者谢春霖,写过一篇干货文章《找不到目标,感到迷茫怎么办?厉害的人会做到这1点》,就是用危机意识引发读者共鸣,让读者愿意读这篇文章。

4、  提供读者价值

你的文章要吸引读者,并让读者心甘情愿地转发,关键在于能否提供给读者价值,简单来说,就是读者读了你的文章后,能够有所收获、提高。

例如,《认知红利》的作者谢春霖,有一篇文章《如何成为一个领域的顶尖高手》,就是用提供价值的方式,让读者们读完后乐于分享。

总结:

拟好标题绝对是值得花费精力和心思的技能,毕竟当下是信息过剩的时代,读者们的注意力变得异常稀缺。而掌握拟好标题的意义与技巧,可以撬动文章,让其在各大自媒体平台落地生根、并硕果累累。


二、 提供新知、创造价值

一篇干货文章,能否提供给读者新知、价值,是读者是否愿意读下去的动力源泉。

试想一篇废话连篇、思路混乱、认知低下的文章,读者不“换台”才怪,毕竟在当下信息泛滥的时代,可供读者阅读的内容和选择太多了,你的文章没有价值,别人凭什么浪费时间去读?

而能否提供新知、创造价值的关键,在于你的认知层次。如果你的认知能力很高,你能看到别人没看到的,想到别人没想到的,别人看到一点,你能看到三点,别人看到三点,你能看到三点之间的联系,那么你的文章必定会让读者收藏、转发。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该如何提升认知呢?这里有两个步骤可供参考。

第一步:养成阅读的习惯

没有输入的输出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干货文章质量的优劣,在于笔者的思想认知水平,而提升认知是离不开大量优质输入的。

刘润曾在一篇文章《人这一辈子,都在为认知隧道买单》中提到:认知能力,取决于信息输入的质量,而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其实是优质信息输入量的竞争,不同维度信息量之间的竞争,不是竞争,是碾压,是屠杀。

而当你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后,可以让你每天有高质量的输入,这也是你能持之以恒输出干货文章的前提和保障。

第二步:学会深入思考

输入与输出之间有一座桥梁,它叫思考。思考能力是写作能力三个核心要素(输入、思考、输出)中最重要的部分因为思考能力决定了你的认知水平。

提高思考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我们用心培养、刻意练习。而当你学会深入思考之后,你看问题的角度、深度、广度都会不同往昔,那么你写出来的干货文章也会同之前有云泥之别。

纵使你的文笔不够优美,你的遣词造句的能力稍微薄弱一点,但是你的思考能力要胜出一筹,那么你写出来的东西一定会更好。

总结:

一篇好的干货文章,必定是能为读者提供新知、创造价值的,而要做到这些,提升认知是关键。认知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我们养成阅读的习惯,保证每天都有大量的优质输入,且要学会深入思考,那么我们才能写出有价值的干货文章。


三、 列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一篇干货文章,信息密度很大,但是没有实际操作的建议,这样的干货文章也是失败的。因为,读者读你的文章,是想从你的文章中,获得切实可行的建议,从而能改变自己的行为,见证一个不一样的自己。

因此,一篇好的干货文章,笔者一般会在阅读大量的书籍后,结合自身的经历、体悟,罗列出那些浅显易懂、发人深省的建议和干货。

比如,我在粥左罗的公众号内,看到一篇90后女生黛西的干货文章——《如何每天专注10小时,依然精力充沛?》。她在文中就如何保持专注状态?提出了4点建议。

1、   如果对自己的专注力没有信心的同学,还是去比较安静的地方,从外因束缚自己。

2、   要有好的读书效果,需要先好好调整下情绪,可以用深呼吸、听下轻音乐,放空15分钟大脑,让心情慢慢平静下来。

3、   大部分人都是玩完手机再去学习,这样大概率是学不进去的,因为大脑具有注意力残余现象,因此我们可以用5至15分钟,让大脑缓冲过渡一下,这样能产生学习仪式感,将专注力提高到100%。

4、   坐下学习前,清空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包括手机。

这篇文章之所以阅读量很高,原因在于:作者在条分缕析地分析了专注的重要性之后,提出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干货建议,从而读者读完后受益匪浅。


写在最后:

写好干货文章,不是一蹴而就的,既需要“道”的引领,也要有“术”的刻意练习。一篇好的干货文章的“道”离不开下面3点。

1、 拟好标题。

2、 提供新知、创造价值。

3、 列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而写好文章的“术”在于运用文中提到的技巧和方法,去拟好标题,写好内容,提供读者有价值的观点,以及简单易行的干货。这样的话,你的干货文章会受到读者的追捧,你也能在不断的正反馈中,更加坚定地走好未来的写作之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写好一篇干货文章,给读者带来切实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