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检测系统需求说明书

编写目的:

  • 本需求说明旨在对基于OneNET设计的温湿度监测系统进行分析说明,明确所要开发的温湿度监测系统应具备的相关功能、性能及界面,使系统分析人员与软件开发人员能够清楚地了解到用户的需求,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以便于后续设计与开发工作。

一、需求概述

1.1项目背景

  • 智慧城市运行监测平台通常运行在城市运营中心(城市运行综合指挥中心、智慧理政中心)的监测指挥大屏上,主要基于城市运行指标、事件、舆情的动态展示和联动分析对城市基础环境、运行态势、部门工作效率、公共服务保障等方面进行全面、实时、动态的监测。可实现城市运行态势全景呈现、城市运行风险监测预警、城市运行趋势洞察。
  • 本次温湿度监测系统基于“智慧城市”项目。
  • 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集成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论和新模式。
  • 本次“温湿度监测系统”通过在智慧城市中部署传感器和边缘设备,利用IoT技术将城市信息统一接入云端,以云为核心载体构建“云上城市”,从而将物理上彼此割裂的城市在数据层面统一连接。


    智慧城市

1.2系统目标

  • 以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技术为核心技术进行系统搭建,并依托部署在智慧城市现场的各种传感节点(环境温湿度、图像等)及无线通信网络来实现对城市的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决策、智能分析、专家在线指导等功能,为城市环境做到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

1.3系统结构

设计原理

二、系统功能需求

  • 1.温湿度监测装置体积小、功耗低;
  • 2.能够监测当前环境中的温湿度参数;
  • 3.能够方便地在数据平台实时显示温湿度值;
  • 4.可进行超限报警;
  • 5.湿度超限时可远程开启智能插座,开启加热器
  • 6.可在手机APP上实现监控功能。

2.1可控温湿度功能

  • 可控温湿度功能基于“联网型温湿度变送器”
    联网型温湿度变送器

2.1.1功能描述

  • 联网型温湿度变送器:可采集温湿度具体数据,并通过网络上传到服务器。产品充分利用已架设好的以太网通讯网络实现远距离的数据采集和传输,达到温湿度数据集中监控的目的,可大大减少施工量,提高施工效率和维护成本。
  • 该产品具有温湿度上下限双控制,限值可自由设置,温度、湿度凭密码校准,网口数据传输等功能,内部集成报警功能模块(蜂鸣器或继电器),可实现高、低温报警和高、低湿报警。具有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保证了产品的优异测量性能。

2.2智能终端模块

  • 智能终端即手机终端与电脑终端
    手机终端与电脑终端

2.2.1功能描述

  • 环境实时监测
    1.实时查询环境信息:通过智能终端可以网上实时查询城市环境数据,包括空气/土壤温湿度、光照度等实时信息,达到城市环境目的;
    2.警戒值报警提醒:如通过设置温湿度变送器上下限数值来设定警戒值,利用智能终端反馈数据,引发达到警戒值时的报警功能,用户可远程采取处理措施(不仅限于温湿度变送器报警);
    功能界面
  • 历史数据存储
    1.城市各类型数据都可存储至云端,便于分析数据、对比数据、查询数据;
    2.支持后台导出历史数据,便于研究、剖析。

  • 终端远程控制
    1.可通过智能终端控制设备的开、关状态,也可设置定时启用某设备或定时关闭某设备;
    2.可设置适宜城市环境的最佳状态值,然后设备按照设定的最佳状态值进行自我调节,达到城市的最佳环境、最佳状态;
    3.可在任意地点使用智能终端控制城市的相关设施。
    2.3业务流程
    使用者将OneNET平台作为连接和数据的中心,通过手机端及电脑PC端网络进行数据接收或在线查询,可实时接收温湿度监测系统反馈的相关数据。(不止适用于wifi传输,可选用其他网络)

    如图所示

2.4用户界面
①手机端:

手机端用户界面

②电脑端:


电脑界面
  • 不管是手机端用户界面还是电脑端用户界面,都以简洁干练、清晰明了为主,能够一目了然的反应数据实时信息,让用户能够清楚的查看相关数据。(所查看内容不仅限于温湿度数据,也可添加其它类型数据)

三、系统非功能需求

①系统安全性需求:安全性指产品消除潜在风险的能力和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包括保密性、可靠性和完整性。

  • 保密性:指数据不能被授权用户以外的任何人访问的能力;
  • 可靠性:指授权用户可以不受阻止的访问数据、与其它软件的兼容的能力和产品的强壮度;
  • 完整性:指按预期目标完成任务的能力。

②系统完整性需求:比如联机帮助、数据管理、用户管理、在线升级等功能;
③界面美化:可自行设置、拖动系统界面位置等。

四、未来行业展望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已经进入到以人为本、成效导向、统筹集约、协同创新的新型智慧城市发展阶段,智慧城市发展的驱动因素也从新兴技术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变。在这一阶段,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三大方面,分别是如何打破数据孤岛、提升经济效益以及保障信息安全。


智慧城市建设挑战

中国信通院指出未来智慧城市和相关产业发展方向应主要集中在以下五方面:①强化产城融合互促,实现外部引流与本地造血并重;②问题导向开放场景,吸引多元主体促进产业提质增效;③ 释放技术与数据红利,挖掘盈利点合规创新商业模式;④ 强化城市整体运营,培育新型运营商优化营商环境;⑤积极抱团出海发展,构建智慧产业生态赋能数字丝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智慧城市检测系统需求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