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3_北京_现金流游戏总结

玩家状况

职业:医生
初始总收入:13200
初始总支出:9650
最后现金:88600
最后现金流:8410
最后资产:股票on2u,500股购入成本10元,24套公寓一个,商场一个,小型机械公司1个,诊所1个,
完成率:50%
贷款次数:3次左右
是否出圈:否
游戏人数:7人
出圈情况:3人出圈

关键场景回顾

开局生孩子1个,失业一次,第一圈转完,购入资产0,现金100元;
第五轮左右5000元购入10元股,之后到游戏结束没有小生意机会,未变现;
第一笔非工收入是小机械公司,首期3000元,现金流上涨至650,游戏后期有5w卖出机会未卖出;
连续购入流动性极差的企业追求现金流;
偶然变现企业,获得10w+的现金,购买8套公寓,后转手卖出获得2倍收益;
最后一轮抽到60套公寓(现金流11000),现金+贷款,首付差3w。

收获和分析

游戏整体状态

今天的游戏从整体上看,应该是逆风盘,开局不利,初期缺机会,中后期心态浮躁。感觉上情绪管理和对投资纪律的遵守上存在很多问题,耐不住寂寞,买入了很多低倍回报的资产项目,因为资金少,机会少,心态失衡,进而质疑投资纪律,看低长期,盲目追求短期贴现,最后错失更优质的投资机会,也造成了最终资金效率利用不高。
内观自己在游戏中的心态变化,初期虽然开局不顺,机会匮乏,还是有意识的在控制自己稳定情绪,但是在逆境中拿到第一张10元股的时候,感觉自制力就失控了,不由自主的就觉得可以买入,脑海中虽然争斗了一番,但还是被习惯给合理化了,继而在后续的投资决策中,又陷入了既要……又要……的困境中无法自拔。

深入思考

投资纪律是一定要坚持的,在任何时刻都应该牢记自己的初心,这就是目标管理,人是习惯的动物,很容易就被环境影响左右而忘记了目标,就这点来看,感觉在逆境中,由于第一桶金目标距离太远,一般都需要10倍收益率的差距,因此策略上拆解小目标进而分段式的努力,设置最小回报边界值,对心态的调整更为重要,同时从概率上来说分段实现的可能性也更高。(2次的4倍大于1次10倍。)但是本次游戏中,这个简单的道理并没顺理成章的执行,冒出的更多是妄图博高收益的贪欲和面对小机会不忍撒手的诱惑,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为什么会这样呢?现在想想,不禁要问
在投资中,究竟何为理性回报?何为贪婪?
经过对游戏后的交流和自我反思,同时基于对市场上所有卡片资本利得回报倍率的分布分析后,发现原来资本利得的倍率收益也是一个正态分布。也就是说超高收益(10倍及以上)和超低(含负收益)在机会卡片中都是极少的,而1~4倍左右的回报倍率是广泛存在的。
因为时间是有限的,我们都希望在较短时间内积累第一桶金,而这个过程中,需要同时考虑高周转和高倍率,那么策略上,就需要通过观察市场中机会出现情况,随时调整投资策略。
如果市场中高倍率机会大量消耗掉,说明后期低倍率机会将成为常态,策略上流动性快速变现就更为关键;
反之如果市场中低倍率机会频频,但高倍率机会并为爆发,那么持币待购,将资源集中在3~4倍的优质资产,同时为随时可能出现的低概率的超额收益做准备,资金利用效率上比早早的打掉子弹更为有效。
如此看来,根据目标导向,观察市场,顺应市场,调整策略就是相对理性的投资回报,而无视市场规律妄图仅通过一次投资,立刻达到目标或者无法理性判断应该买入的合理时机,白白浪费机会成本这就是诱惑就是贪婪。
单就这一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来看,也完全符合市场周期理论,所以投资的智慧不仅是对合理标的物选择对智慧,更是执行策略和机会成本的均衡的智慧。

可以采取的行动和改变

目前在坚持学习认知和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和思考工具,同时坚持通过线上线下现金流游戏调整自己的投资感觉,通过本次游戏感觉在知识掌握和运用上似乎还有很多的坑要爬,因此觉得除了自己调整领悟之外,更多的通过书写和交流表达,可以促进自己的知识内化,帮助自己获得更多提高。

除此之外,本次游戏,在一些基础概念上有了更加深入的感触。

关于成本分析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这件事,越发觉得是最反人性的点,比如在游戏中,成本3000的小企业,获得650现金流,感觉投资回报率超高(260%),但是可以变现5w时,成本立刻从3000变成了5w,投资回报率立刻锐减为(15.6%)。
这时能不能第一时间认识到成本的变化就是一个难度,其次认识到了能不能下定决心,按律执行也是一个困难,所以个人感觉情绪管理其实并不是单纯的情绪控制,理智也是不可能完全限制情绪决策的,所谓管理可能本身也是对投资逻辑的深入理解后得来的合理化判断。

对于安全边界

王若分享这是一个相对意义上的概念,因为失业后不会立刻再次失业,离失业前只有一步和离失业前可以领三次结算时,所能承受的安全边界并不是完全一致,从位置格子的概率分布判断上,是可以有新的安全边界,“刀子可以磨的更快”。

关于谈判博弈

对于谈判这种博弈行为,王若提到追求双赢思维,思考维度上先人后己,为了促进交易反过来计算利益,追求帕累托最优,让双方都达成最合理的预期满足,当然前提是对双方利益诉求又一个明确的认识,精算好最佳成交价是一个基础操作,以此为依据,根据不同谈判对象对标的物的认知,再设置聚焦点和交易策略。
单次博弈和重复博弈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博弈策略,所谓“乱拳打死老师傅”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双方追求的目标,不尽相同,在运气与策略之间,新手的运气成分更高,而老手因为是重复多次相当于是一种纯策略决策,必须摒除运气成分,因此单次博弈风险高收益也高,也就出现了“乱拳打死老师傅”的现象。

关于机会无限论

这个深有体会,之前有计算过,即使是有限卡片,全部市场可获得的总现金流量为(54850+30n元/月;n为现金存入数),即使在极端情况下5名玩家(医生)生满3个孩子,全部出圈需要58350元/月【(9750+6403)5】,因此游戏是能够所有玩家共赢出圈的。但由于一般情况下机会消耗和错配,造成了很多浪费,所以每个人的出圈机会并不高,因此活跃的交易能够提高分配效率,降低机会浪费,因此机会互换对个人来说也是有益的。
游戏中的每个玩家存在出圈的第一桶金,因此市场也存在市场的第一桶金,每个玩家在市场上因持有资金量的不同,所处的位置也就各有差异,因为差异各个追求的回报率和能够获得的利益分配比例也是各有千秋,大资金量玩家,机会选择面广,获得的资本收益就高,需要获得的服务性收益就少,市场位置相对就靠前,小资金量玩家,机会选择面窄,纯资本收益就相对困难,此时获得服务性收益就是一个必要的补充。

关于资产优化

资产优化也是在做精力成本的优化,当资产量级达到一定程度后,管理成本就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固定成本,人的总精力是有限的,10个100现金流资产和1个1000现金流资产,虽然资金成本和机会成本可能完全一样,但管理者的精力成本就是一个很大的区别,决策和管理的精力也是成本。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90413_北京_现金流游戏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