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当“外人”》2022-10-09 坚持分享第25天

中原焦点团队,网络初级37期,王萌,坚持分享第25天。

        她在朋友家帮忙辅导孩子作业,期间,有一道题比较难,她连续讲了好几遍,朋友孩子还是一脸懵。于是,她继续耐着性子又讲了三遍,孩子就特别感动,说:“阿姨,你真好,真有耐心,如果是我妈妈早就大发雷霆了。”

        她听了却十分不好意思,因为她对自己孩子同样是没有耐心。于是她开始反思,为什么自己对朋友孩子能如此好脾气,对自己孩子却不能容忍。原因有两个,一是她要照顾朋友的感受,二是要照顾朋友孩子的感受。但是她却从来没有照顾自己孩子的感受。

        自此,她在和儿子相处时,开始有意识地把自己当“外人”,管住嘴,收敛脾气,保持分寸感。一段时间后,她发现,自己在变轻松的同时,儿子也一步步优秀起来。

      想起《认知差》里的一句话:只有放弃父母的身份,才能做好父母。很多时候,孩子们缺的不是爱,而是界限。一个不会左右孩子思想,不会控制他们生活,把孩子当做独立个体,把自己当做“外人”的妈妈,才是给孩子成长最好的礼物。

学着转换思维,不去焦虑,不去操心。

学着从中退出来,放手,也放下控制欲。

把自己当成外人,给孩子磨炼,给孩子尊重,给孩子边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把自己当“外人”》2022-10-09 坚持分享第2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