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简史》——颠覆我头脑的一本书

        我是看到朋友圈有人说对这本书相见恨晚,就找来看了下,结果超惊叹。 如果你和我一样,不爱看历史书。我可以向你保证,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历史系教授尤瓦尔·赫拉利写的这本历史书,绝对会颠覆你对历史书的已有认知。

        作者他在书中各种开上帝视角给你讲解人类历史,而且注意哦,他不会给你罗列历史事实,而是结合人类学、生态学、基因学、心理学、宗教学等领域的知识告诉你,那些历史事实为什么会发生。 他会帮你拓展视野,“了解现在的种种绝非‘自然’,也并非无可避免。未来的可能性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的确,看此书的过程,我意识到此前我觉得“理所当然”存在的一切,比如金钱、国家、神、企业、时间等等,其实都只是人所创造出来的,想象中的现实。 摘录书中相关阐述: 人类语言真正最独特的功能,并不在于能够传达关于人或狮子的信息,而是能够传达关于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事物的信息。 在认知革命之后,传说、神话、神以及宗教也应运而生。在认知革命之后,智人就能够说出:“狮子是我们部落的守护神。”“讨论虚构的事物”正是智人语言最独特的功能。

         “虚构”这件事的重点不只在于让人类能够拥有想象,更重要的是可以“一起”想象,这样的虚构故事赋予智人前所未有的能力,让我们得以集结大批人力、灵活合作。 所谓的国家,也是立基于国家故事。 要说出有效的故事,其实并不容易。难的点不在于讲故事,而在于要让人相信。 从认知革命以来,智人一直就生活在一种双重的现实之中。一方面,我们有像是河流、树木和狮子这种确实存在的客观现实;而另一方面,我们也有像是神、国家和企业这种想象中的现实。

         更让我喜欢的是,他还会用事实和逻辑帮我们正三观。 比如他会驳斥“同性恋 / 女人不生孩子就是不自然”的说法。 相关书摘: 坚持女性生小孩才“自然”或者说同性恋“不自然”,其实并没什么意义。各种规定男人就该如何、女人就该怎样的法律、规范、权利和义务,反映的多半只是人类的想象,而不是生物天生的现实。 我们究竟要如何才能判断,什么是真正在生物学上有所不同,而什么又只是人类说得煞有介事、自找借口?一项黄金法则就是“天生带来允许,文化造成封闭”。

        天生自然的生物学,可能性几乎无穷无尽。然而,文化却要求必须实现某些可能性,而又封闭了其他可能性。 例如女性天生能生小孩,但在某些文化里,女性却是非生不可。生物学上,男人就是能从彼此身上得到性愉悦,但某些文化却极力阻止他们实现这种可能。 文化总会说,它只是禁止“不自然的事”。但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这世界上根本没有什么是不自然的。只要有可能发生的事,就是自然。真正完全“不自然”的事,是指违背了自然规律,但这种事情根本就不会存在,所以也没有禁止的必要。举例来说,没有任何一种文化会“禁止男性进行光合作用”,“禁止女性跑得比光速快”,或是“禁止带负电荷的电子互相吸引”,就是因为这讲了只是白讲,完全没有必要。 

        他也会冒天下之大不韪,说出皇帝没有穿新衣的事实: 在宗教这一章,他会告诉你,“从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到古罗马皇帝君士坦丁改信基督教……在这3个世纪间,多神教古罗马处决基督徒的人数不超过几千人。但相对的是,在接下来的1500年间,虽然基督教号称主张爱与怜悯,但仅仅对信仰的诠释有些许差异,就引发基督徒自相残杀,死亡人数达到数百万。” 

        他还会启发你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比如,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已婚的人比单身和离婚的人更快乐。”一般人就会据此建议大家去结婚吧。 而他则会指出:“但这不一定代表是婚姻带来了快乐,也有可能是快乐带来了婚姻。或者更准确来说,是血清素、多巴胺和催产素带来并维系了婚姻。那些生化机制天生开朗的人,一般来说都会是快乐和满足的。而这样的人会是比较理想的另一半,所以他们结婚的概率也比较高。 而且,和快乐满足的另一半相处,绝对比和郁闷不满的另一半相处来得容易,所以他们也比较不容易离婚。所以,确实已婚的人平均来说比单身的人更快乐,但如果是个生化机制天生忧郁的女生,就算真的找到好老公,也不一定就会比较快乐。” 

        到底什么是快乐? 所谓的快乐,很可能只是让个人对意义的错觉和现行的集体错觉达成同步而已。只要我自己的想法能和身边的人的想法达成一致,我就能说服自己、觉得自己的生命有意义,而且也能从这个信念中得到快乐。 对快乐与否的影响,家庭和社群要比金钱和健康来得重要。那些家庭关系紧密良好、社群互相扶持帮助的人,明显比较快乐。而那些家庭机能失调、一直无法融入某个社群的人则明显比较不快乐。

        而其中,婚姻又是特别重要的一项因素。多项重复研究发现,婚姻美好与感觉快乐,以及婚姻不协调与感觉痛苦,分别都呈现高度相关。而且,不论经济状况或是身体健康如何,情况都是如此。 所以,就算是贫穷而有病在身的人,如果身边有爱他的另一半、爱他的家人、愿意支持他的社群,他就可能比一个孤单无伴的亿万富翁感觉更幸福快乐。当然,前提是这个人不能真的穷到无法生活,而他的疾病也不会不断恶化或让他持续感受疼痛。

         可能是还没太能理得清脑中的思路吧,自己都感觉写得有些乱,但无妨,先将现在的感受记录下来,以后有机会再拜读一遍,或许还会有更多不同的感悟吧。

         总之,如果你想打破你头脑中的框框,能够更自由地思考,强烈建议你读这本书。另外,此书作者还写了《未来简史》,也很赞,感兴趣也可以找来看。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类简史》——颠覆我头脑的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