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情绪外耗”吗?

  “情绪内耗”这个词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但是我曾经也只是听说过这个词,从来没想过去深挖它的含义以及这个词背后的原因。但因为最近的一段学习经历,我想对它了解更多,也想借助这个机会,对自己的学习做一个总结。打开百度,输入“情绪内耗”,可以看到一段比较详细的解释:“它指的是自己的内心正在慢慢消耗着自己的情绪,且这种情绪普遍来说是消极的、焦虑的、不安的,会感觉到特别心累,给自己的内心带来深深的疲惫感。这种消耗会消磨自己的兴奋和热情,会蚕食自己的积极和乐观,会一点点让自己陷入到和内心的消极情绪相互纠缠的漩涡”。虽然这里的解释没有生动形象的例子,但我看的很明白并且感觉很熟悉,因为这个解释很好的总结了我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的状态。


  开始觉察到自己的状态出了严重问题并且极力想要解决源于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探索的想法。虽然我并不认同我妈经常对我讲的“女性到了一定年龄就要做一定年龄该做的事”的观点。但因为某些原因,我开始焦虑,开始想要找到确切的答案,想要剔除我周围所有不确定的因素,更想要寻找到一种方式来平衡内心对价值的渴望和实际工作带给我的“无力感”。我不知道自己“停留”在原地3年的状态什么时候可以结束,我很想知道自己内心冲突的原因到底是什么。自媒体的力量就是这么强大,好像知道我在想什么一样。偶然的机会报名了优势小班的课程,通过两天的沉浸式学习,我明白了之前的负面情绪来自于自己的优势和正在做的事情没有完全匹配,做了很多事情,因为没有得到足够多的正反馈,让自己陷入不断“自我怀疑”的怪圈走不出来。这两天的学习对我来说是更像是一个自我疗愈的过程,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今天是沉浸式学习后工作的第一天,感觉内心很轻松,即使在面临需要达成被上级设定的目标的时,也可以坦然面对了。因为我从心底明白自己的优势和价值,不再把自己的价值附加在别人对我的期待上,而是着眼于自己对未来的期待和永远从当下正在做的事情中找到自己可以利用的价值。这个转变是在不断接受正反馈过程中完成的,虽然未来还会有很多问题,但我会一直带着对自己的肯定去尝试探索到最优秀解。




  那可以“情绪外耗”吗?结合自己的感受,我认为答案是“当然可以”。可能就单纯的讨论问题,没有很强的说服力,所以接下来我会结合两天的沉浸式学习,以及自己获得的超值收获,就这个问题表达一下自己的想法,分享给同频的你。两天的课程学习下来最大的收获有以下几点:

  1.开始正视自己的优点。整个课程期间没有对人或对事的评判,所以我更加大胆的表达了内心的想法和需求。这些因为课程相聚在一起的小伙伴给了我很多正反馈,原来我每天在做的有些事情是别人羡慕的优势,这让我在以后的生活中会更加坚定自己的价值。不轻易怀疑自己,就不会再次陷入“自我怀疑”的怪圈;

  2.开始接纳自己的不足。优势小班课中的“发动机升级”的课程中讲到用自己已经有的优势的组合来弥补自己原本就需要,但是自己没有的优势。在以后的生活中,面对不足,我会先接受它,然后思考怎样利用自己现有的优势和资源去补充,相信也会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如果一直在不断放大别人的优点,放大自己的不足,焦虑就会随之而来;

  3.开始通过“分析”找到内心深处最真实的需求。生活中难免遇到问题,但是如果问题的解决只停留在表面,被情绪带跑了,很可能结果就是你和你共同解决问题的人“两败俱伤”。所以在解决问题时候问自己几个问题:

    什么东西让自己痛苦?

    到底怎样才能让自己不痛苦?

    我到底在害怕什么?

    做什么事情可以改变?

解决问题方式有很多种,如果只是涉及到自己,那自己需要通过不断的做事情来验证一些解决的可能性。如果涉及到另外一个人,可鞥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把自己的真实需求不带一点情绪的告诉对方。我也是通过这种方式,升级了我和男朋友之间的沟通模式,解决了我们之间一直存在的卡点;

4.开始相信坚持做更好的“自己”的力量。在课程中结识了很多和我有同样困惑的小伙伴,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究问题的答案。不管在课程中还是在生活里也遇到了在坚持做更好的“自己”的这条路上闪闪发光的小伙伴们,和她们的相遇让我明白“坚持做更好的自己”真的很酷。

 

用这篇文章来纪念一次勇敢的探索,虽然以后还会遇到很多卡点,很多问题,但是我会通过不断的聚焦当下,带着这些收获不断靠近自己各个阶段的“北极星”。我明白任何改变都需要时间,也不能一口吃个胖子,那就愿我们在变优秀的路上不着急,不害怕,因为这些使我们痛苦的东西也会使我们慢慢强大。加油吧,勇敢的小可爱们!

相信坚持的力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可以“情绪外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