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几乎每一次的调整,几乎都围绕着AI展开

在那个马云依然还掌舵着阿里这艘大船的年月里,因其天马行空的想法,在很多时候总是被冠以「外星人」的名头。

站在今天来看,所谓的「外星人」,或许更多地和当下风靡的「AI」有很多相似之处吧。

他,能洞察商业的内在规律,更能把握行业发展的动向。

那个时候的阿里巴巴,可谓是风头无两,一日千里。

无论是体量规模上,还是发展势头上,阿里都是一个难以企及的存在。

如果对这一时期的阿里进行定义的话,我们完全可以用马云这个「AI」,引领阿里前进来形容。

当马云这位「AI」开始退隐江湖,特别是当阿里真正开启了职业经理人时代之后,我们看到的是,曾经风光无限的阿里,开始走上了下坡路。

马云治下的神奇,开始一点一点地消逝殆尽。

无论是发展脚步的放缓,抑或是传统电商领地的失守,几乎都是这一现象的直接体现。

当阿里的市值被拼多多超越,特别是当阿里走在了新的悬崖边上,一场以张勇下课,蔡崇信和吴泳铭的回归为代表的新变革,开始上演。

有人将蔡崇信和吴泳铭的联合治理,看成是马云的一次隐性回归;

有人将蔡崇信和吴泳铭的联合治理,看成是阿里拥抱新发展的标志。

当蔡崇信和吴泳铭开始用AI治理阿里,开始对阿里赋能,一种似曾相识的场景,开始出现。

一个类似马云的新AI,开始走到了前台。

可见,当阿里再一次站在了悬崖边上,它,同样将自己的未来,押宝在了一个全新的AI身上。

这个AI,率先与阿里产生联系,或许就是马云在内网上提到的「AI电商」。

透过吴泳铭发布的内部信,我们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这一点。

几乎每一次内部信,吴泳铭言必称「AI」,几乎每一次的调整,几乎都围绕着AI展开。

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的一个时期,阿里将会和AI深度绑定在一起,它必然会和早前马云这个「AI」一样,成为阿里发展史上一个不可被忽略的存在。

不得不说,现在的阿里,业已站在了悬崖边上。

这,并不仅仅只是体现在其传统电商业务的没落上,同样还体现在其对于新技术、新模式布局的缓慢和跟随上。

我们都知道,阿里正是借着其从PC时代向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华丽转身,从而奠定了自身在电商领域的地位。

曾经在一个时间段内,阿里不仅是电商领域的佼佼者,纵然是在整个互联网行业,都处于龙头老大的地位。

然而,当流量开始见顶,特别是当以资本和流量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开始进入到瓶颈期,我们看到的是,曾经助推阿里成就一系列辉煌的发展模式,开始遭遇到越来越多的困境。

纵然是在阿里曾经最引以为傲的电商领域,同样开始遭遇到来自京东、拼多多为代表的电商对手的压力。

虽然张勇在接过马云的交接棒之后,对阿里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

但是,张勇的这些改造,仅仅只是基于原有发展范式之下的调整,尚未真正触及到阻碍阿里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因此,张勇对于阿里的每一次改造,仅仅只能暂时性地缓解阿里本身所遭遇的困境和难题,却无法将阿里带离下行的发展区间。

无论是阿里的市值被拼多多所超越,还是阿里在新布局上的亦步亦趋,我们都可以看出,曾经那个引领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的阿里,业已不复存在。

取而代之的是,不断地守成,不断地蜷缩,不断地后退的阿里。

显而易见的是,如果阿里无法从根本上破解牵绊自身发展的难题,而仅仅只是一味地延续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模式,非但将会在互联网行业失去往日的风光,纵然是在它曾经风光无限的电商领域,同样将会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

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我们看到了以蔡崇信和吴泳铭为代表的元老们的回归,我们看到了阿里方面对于AI的全面拥抱。

这一次,阿里再一次将自己的命运,交给了AI。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