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总裁给我上的一堂课

《实习生》这部影片总体看来可圈可点,其剧情时而平淡温馨,时而跌宕起伏,加上演员精湛的演技,轻松拿下了当时的最高票房。该影片介绍的是一位失去爱情和工作的70岁退休副总裁Ben重返职场,成为一位创业初期的商业女强人Jules的实习生并在最后成为无话不谈的忘年交的故事。

这部影片的定位是“人生必看的职场电影”。艺术源于生活,影片中的职场经验同样适合现实中的我们。

面对崭新的环境和陌生的同事,如何尽快地融入这个圈子是当务之急,而主人公Ben则教会了我们如何与同事相处:

1 与人为善

微笑是最好的交友卡。卡耐基曾就说道“微笑是一种神奇的电磁波,它会使别人在不知不觉中同意你”,我相信许多人曾经有过这种感受。总是微笑以对,乐于助人的人必能更容易被肯定,被接受,我们只需要一份举手之劳和真诚微笑便能缩小彼此间的距离,于他人,于自己都有益无害,何乐不为呢?

《哈佛家训》中曾描写了这么一段故事,威廉·史坦哈,成婚18年多,在这么多年里,从早上起床到上班期间,他很少对自己的太太微笑,或对她说上几句话。史坦哈觉得自己是百老汇最闷闷不乐的人。后来,在史坦哈参加的继续教育培训班中,他被要求准备以微笑的经验发表一段谈话,他就决定亲自试一个星期看看。现在,史坦哈要去上班的时候,就会对大楼的电梯管理员微笑着,说一声“早安”;他以微笑跟大楼门口的警卫打招呼;他对地铁的检票小姐微笑;当他站在交易所时,他对那些以前从没见过自己微笑的人微笑。史坦哈很快就发现,每一个人也对他报以微笑。他以一种愉悦的态度,来对待那些满肚子牢骚的人。他一面听着他们的牢骚,一面微笑着,于是问题就容易解决了。史坦哈发现微笑带给自己了更多的收入,每天都带来更多的钞票。史坦哈跟另一位经纪人合用一间办公室,对方的职员之一是个很讨人喜欢的年轻人。史坦哈告诉那位年轻人最近自己最近在微笑方面的体会和收获,并声称自己很为所得到的结果而高兴。那位年轻人承认说:“当我最初跟您共用办公室的时候,我认为您是一个非常闷闷不乐的人。直到最近,我才改变看法:当您微笑的时候,充满了慈祥。”

在面对新同事时,也许我们双方都想与对方结交,但万事开头难,总会碍于情面张不开口,若主动微笑致意,便搭上了彼此交流的桥梁,为接下来友谊的建立打下了铺垫。

有句话我一直认同,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笑,他总不至于对你哭。

2 谨言慎行

在工作中,想必大部分人都知道多做事,少说话,谨言慎行这个道理,影片中也从一个角度给我们透露了这个道理,Ben在取Jules需要清洗的衣服时无意间听到了领导们关于是否聘用CEO的谈话,还看到了Jules伤心的一面,在出办公室后面对同事的询问,Ben很理智的选择闭口不言,转移话题。虽然这个道理很简单,大部分人都懂,但真当要我们将别人的秘密压在心里不说出来时,却很难忍得住,忍得住,我们还能继续工作赚钱,忍不住,等来的就是众人皆知和老板的反感。

杨修,便是言多必失的例子。杨修本人才华横溢,却又锋芒毕露,恃才放旷,在改建花园大门,分食塞北酥饼和所谓的“梦中杀人”三件事中均揭穿曹操心思,而曹操本人又是黑心之人,自然不能容忍身边有如此之人的存在,况且杨修参与了曹操儿子们的夺嫡之争,犯了古代皇室权力之争的忌讳。杨修之死的最终因素也是因为“多话”,在魏,蜀汉中之战的最后阶段,蜀兵据险固守,魏不得进,曹操进退两难,心生退兵之意,而杨修从“鸡肋”为夜间行军口令推知此事,“夫鸡肋,食之则无所得,弃之则如可惜,公归计决矣。”顷刻间军心大乱,曹操便有理言“霍乱军心”诛杀杨修。当然,导致杨修之死还有其他原因,但“言多必失”是直接的导火索,至此一代风云人物止步于此,令人惋惜。

因此,“谨言慎行”,在当今社会下是保住饭碗的决定性因素,也是间接保住性命的重要因素。

3 时刻准备

聪明的员工总是时刻留意老板的举动,在需要的时候能及时出现。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整天都得跟在老板身后,工作却被落下,聪明的人在这方面两不误。细心的Ben在Jules出行前便注意到了她的司机车前饮酒,于是三言两语在一分钟内便替换了此次出行的驾车权,一路上凭着细心的观察和多年的经验让Jules对他的印象逐渐加深。电影总是生活的压缩版,这种机会不会像影片中那样说来就来,需要时间和空间的吻合,也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一旦机会出现,定要及时把握。

“我不能比老板先走”,这是Ben在下班的时候回答同事的话,老板加班,自己也跟着加班,一直到深夜,办公室只剩下两人,Jules留意到了Ben,与他分享晚餐,期间说说笑笑,交谈甚欢,Jules更进一步了解Ben,好感渐浓。能有这种习惯的员工,不愁如何吸引老板,老板自会主动留意你。优秀的员工总会有优秀的习惯,而优秀的习惯便是吸引老板的途径。

有聪明的普通员工利用老板上厕所的时间接近老板,在短短几十秒时间内表述完对某个问题的看法而获得老板的青睐

有聪明的员工只需与前台搞好关系便能知晓老板一天的动态

4 说话技巧

我认为影片中最能体现Ben的高情商是在后半部分,Jules在面试完一位CEO人选后,Ben开口第一句便是“那么,我们喜欢他吗?”,我想Jules此时心中是温暖的,有这么一位拥有集体感的员工会让老板觉得可靠,假若我们是老板,听到员工问“我们喜欢他吗?”而不是“你喜欢他吗?”之类的问法,会自然而然的把他认为是自己的同伴。

会说话的人,在言语传播中总会避开“我”,因为“我”字过分强调会给人一种标榜自我的印象,这会在对方和你之间建起一道防线,形成交往障碍。

俄国“十月革命”刚刚胜利的时候,许多农民怀着对沙皇的刻骨仇恨,坚决要求烧掉沙皇住过的宫殿,在众人劝说无果的情形下,列宁只好亲自出面。列宁对农民说“烧掉房子可以,但在之前我们来思考几个问题好不好?”,“当然可以”。列宁问道:“宫殿是谁建造的?”农民说:“是我们造的。”列宁又问:“我们自己造的房子,不让沙皇住,让我们自己的代表住好不好?”农民齐声回答:“好!”列宁再问:“那么这房子我们还要不要烧呢?”农民觉得列宁讲得很有理,便同意不烧房子了。

交谈的过程中不要以自我为重心,不要总谈及个人情感,多用“我们”交谈,既维护了他人自尊,又能达到自我目的。

“我们”这一词无疑是把自己和对方放在了一个团队里,这会让对方觉得你是支持我的,是我的伙伴,在对方心中你就是可依靠者。尽管在以前已经知晓了把“我”换成“我们”这种高情商方式,但在影片中当Ben说出这句话后,仍让我感觉这便是教科书级的典例。

5 自律人生

Ben的生活态度让我想到了两个字:自律。

工作前一晚定好两个闹钟,检查皮鞋,每天刮胡子,带手帕,西装革履,连自己在家吃饭也显得仪式感十足,他对生活的态度无疑给我们树立了标榜。我自己包括身边的一部分人,很难做到这一点,有些人认为这样规规矩矩的活着会很累,但不可否认的是能一直保持这种习惯的人是有多自律,而自律便是一块通往成功之路的敲门砖。

儒家学说倡导“慎独”,与“自律”有着异曲同工之意,看重个人品行操守,道德修养,不仅要“养内”,还要“修外”,并且我们对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从外表由来,因此穿着得体的重要性可见一斑。Ben的西装革履便让我感受到了他优雅的内涵和强大的自信,“绅士”的风度一览无余。我想步入“自律”的生活需要一个过程,而我明显处于起步阶段,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我一定会逐渐意识到“穿着得体”的优势和重要性。


影片只是给我们展现了主角职场生涯的小部分,但给我们的经验教导却是实实在在的能受用一辈子,这就是一部好的影片,能让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受益匪浅。

你可能感兴趣的:(70岁总裁给我上的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