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时喜欢阅读电子书还是纸质书?

图片发自App

大家平时喜欢看纸质书还是电子书?(原问题)

其实我的系统的知识,都来源于纸质书。迄今为止,纸质书还属于承载系统知识的主要载体,再者,真的需要精钻细研的东西,不妨买一两套,放在自己常在的地方,有时间就沉心学习,并且能够在上面写写画画。

好多知识,只有反复学习,思考,再学习,甚至和志同道合的人研讨,才能有所收获。最好的是,把自己的阅读理解写出来。我有个很好的方法,就是解构作者的言辞以及思路,理顺了。书就会读得由厚到薄。

再阐述成自己的东西,于是由薄又到了厚。

给别人讲述,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所以,纸质书有助于我。

电子书嘛,属于我读纸质书的补充,更适合于外出携带,比如手机。最好的话,我会用听觉学习,如果相应的电子书有音频的话,后来发现,听而学习也会更加促进自己的思考。

电子书,比如说用手机,更适合于查阅一些东西,好多时候我是把它当成电子辞典来用的。当然,迫不得已,也会找手机上相应的电子书,但是常使人失望,说真的没有手捧纸质书,一杯清茶相伴的意境。

意境不是做作而为,而是更能使人静心而关注学习。有的人是做样子的,有的人是真有用,哪怕边翻看书籍,边偶或呷一口啤酒——用瓶儿直接喝。回想起季陶民右手拿画笔,左手拿水果的样子,边思考边吃一口,一盘子水果吃完,一幅画儿也就差不多了。

电子书毕竟是个补充。

学习的人不排斥电子书,但是,如果用电子产品替代纸质书的学习,总感觉到不自在。我习惯了边写画边读书,可能这样才能真的读到心里,再者,灵感的东西会稍纵即逝,写下来,很好。

时间一长,发现了最珍贵的不一定是书上的原话,而是介于自己和书籍之间诞生的思维的火花,记下来,更令人深思。(wm197049)

如果有条件,隔一段儿,甚至是几年,再翻看同一本书,你会发现当初的自己,当初的思想,再读此书,你又有了新的感触。这是快餐式电子书所不能及的,快餐式电子书,再没有二次阅读的欲望,好多属于垃圾,如果有人把阅读浏览器上那些推介的文章,看朋友圈里那些短篇鸡血都当成阅读的话,无异于阅读垃圾。

时间长了,心思蒙蔽,双目浑浊很正常。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家平时喜欢阅读电子书还是纸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