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后大热的少儿编程,家长问题大盘点

每一步,与世界同步

这几天,随着各省市针对“双减”意见部署了工作措施,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注意到了少儿编程,成为火热的话题。

然而提起少儿编程,很多家长只知道一些模糊的概念,仍有各种疑问,如:

少儿编程学什么?

编程教育的发展趋势

学习编程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针对这些问题,我觉得有必要给各位家长解答一番。

①少儿编程学什么?

其实很多家长都抱有一个误区——孩子为什么要学编程?难道是为了当程序员吗?

这个问题其实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这就和学英语难道是为了当翻译?学语文是为了当作家?

其实都是大同小异的事情,学习少儿编程也并不是奔着当程序员去的,实际上是在学编程思维+算法语言:

编程思维

当孩子们在思考和讨论问题时,就是在为实现目标一步步分析,这就运用到了编程的算法。

想要让电脑听懂我们的话,就必须让自己也变得理性、严谨、思路有条理,否则对话的结果会和我们心里想的结果背道而驰。

当孩子试着从电脑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时,也就学习、锻炼了编程思维。

所以说,学编程不只掌握一项技能、培养一个兴趣,更重要的是掌握背后一整套高效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

学图形化编程、Python、C++等计算机语言

图形化编程是麻省理工开发的图形化编程语言,包含了基础的编程思想和初级的算法思想。

孩子使用鼠标拖动指令块,如同搭积木一样创建动画、游戏及故事,完成编程思维的启蒙。

而Python、C++是计算机编程高级语言,包含了语言的基础用法(语法)和算法。

孩子通过编写指令,培养和锻炼逻辑思维,在直接建立英语、数学应用场景的同时,促进其他学科学习

②全球范围内,编程教育逐渐受重视

近几年,全球各个国家都逐渐开始重视起了编程教育:

2000年以色列编程兴起;

2012年日本改课推广编程;

2013年奥巴马呼吁全国学编程;

……

2018年韩国全面推广中小学编程;

2020年日本新教科书在算数和理科方面,编程教育作为新的必修内容加入课本中。

...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编程教育正逐渐成为国外学校的一门必修课。

而在我们国家,编程教育的起步稍晚。但其实在2017年开始,就已经将少儿编程纳入到发展规划之中,作为国家级战略推进,也成为我国“科技兴国”的基础。

2016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将信息化教学能力纳入学习办学水平考核;

2017年,《义务教育小学课程标准》将小学课程提前到小学一年级;

2018年,《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在中小学阶段推广编程教育;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2018年3月开始加入Python语言;山东省出版小学信息技术六年级教材加入Python内容;

2019年起,广东省将信息技术(含编程)加入高考内容;

……

众多有关编程教育的政策势头正猛,各类编程竞赛也是层出不穷。

毕竟下一个时代可能是我们需要跟 AI 时代、跟计算机沟通的时代,技术已经深切地改变了世界,在未来,编程也一定不再是一个准入门槛高的领域了。

③学习编程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更好地发挥自我个性

孩子的个性可以从他们的日常行为中观察出来,也可以通过他们的作品呈现出来。通过对作品的构思与创作,可以激发孩子们无限的想象力,自由发挥。

锻炼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编程学习中能引导孩子整理解决问题的思路,当孩子脑海中有一个任务时,通过逻辑与创造思考,来一步步寻找完成任务目标的路径,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进行不断犯错与调试。

而当孩子形成这样的思路时,就同时获得了“理性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即设定目标,并一步步有逻辑地达到目标。

这种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在生活中方方面面都可以用的到的,因此对于孩子拆分问题并解决的思维训练也很有助益。

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

学习编程能让孩子更有创造力的学习各学科知识,提升孩子的学习兴趣。

编程的学习涉及到数学、物理、机械等学科知识,编程的“创造性”使得它的学习过程更像“玩”,而不是“学习”,因为“玩”得投入,孩子甚至都意识不到自己在游戏中正在进行逻辑推理、运用各学科知识。



“双减”政策的落地,确实给各种学科教育降了温,但同时也应该留意其他方面的信号。

比如作为“非学科”的编程,其实就受到了国家各个方面的大力扶持。

归根结底,国家为什么要给学生减负呢?难道是为了给他们更多玩的时间么?

显然不是,而是希望减少应试教育的那一套,而培养真正会学习,懂学习的未来人才。

你可能感兴趣的:(“双减”后大热的少儿编程,家长问题大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