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火柴的小女孩》之学习的榜样

记得很小的时候看过《卖火柴的小女孩》拍成的动画片,当时一个留着漂亮卷发,一双忽闪忽闪的大眼睛的瘦弱的小女孩,在圣诞节之夜,合家欢乐举杯欢庆的日子里卖火柴。最后一根也没有卖出去,当时看到这个动画片我伤心的想哭。

今天机缘巧合在喜马拉雅上听英文版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感触良多。卖火柴的小女孩出门穿的妈妈的拖鞋,在横穿马路时跑丢了。外面是冰天雪地,小女孩却光头赤脚的在大街上卖力的卖火柴,富人家里窗子透出的光和烤鹅肉对她来说都是一种奢侈的回味,这不禁让我想起一句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她是那么的饥寒交迫,但他为什么不回家呢?因为她的家里有如饿狼一般的父母,还有家徒四壁的漏风的墙等着她。在她看来与其回家还不如一个人躲在一个空荡荡的大街上更清净自在。

可是这么冷的天,这么一个楚楚可怜金发碧眼的女孩,为什么没有一个好心人给她一个便士,买她一盒火柴呢?理想中的资本主义国家不是人人有奶喝人人有肉吃的吗?怎么在关键时刻就不给力呢?

她的手在角落里冻僵了,还好这个小女孩还算机灵从那捆火柴里拿出火柴在墙上画来取暖,这微弱的短暂的暖光给小女孩带来了不同的遐想。

第一个遐想小火柴变成陪蜡烛,感觉自己坐在一个大火炉旁边,铁炉镶着华丽的黄铜花边和底座。第二根火柴的遐想小女孩透过光亮看到桌子上铺着雪白的桌布。上面放着精致的瓷碟,还有填满梅子和苹果,冒着香气,香喷喷的烤鹅。那只背上插着刀和叉的鹅从盘里跳了出来,摇摇摆摆的向这个可怜的小女孩走过来。

第三根火柴的遐想是自己看到了比富商家还大还美的圣诞树。圣诞树的光变成了天上的星星,也到了高潮了,这也预示着小女孩的悲惨命运的结束,因为她的已故的亲人告诉过她,一旦天上落下一颗星,就有一个灵魂回到上帝那去了。

最后一根火柴的遐想我是最最喜欢的,她深爱的祖母带她在光明和快乐中飞向天堂,那里没有寒冷饥饿和痛苦。小女孩死去的瞬间是面带微笑的。她悲惨的命运就此画上句号。

小女孩整个瞎想过程很简单,就是想和普通人一样过一个简单快乐,在在火炉旁,有烤鸭,有水果拼盘,有圣诞树,有为节日准备的五颜六色的光。可这一切对这个小女孩来说却是那么的遥不可及。即使如此她依然在自己饿的饥肠辘辘,冻的瑟瑟发抖的时候,仍然不忘来一场欢快的精神之旅。

这是我最佩服小女孩的地方,在面对坎坷困难的路上她没有选择畏惧和逃避,她勇敢的面对生活,虽然最后的结局是死亡她也是选择微笑面对。这让我不禁想到泰戈尔的一句话——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人生就像一场充满雪雨风霜的冒险旅行。当我们囊中羞涩,举步维艰的时刻,我们是否会像那个小女孩一样,拿出一根根火柴,画出一道道美丽的带有光亮的弧线,不为别的,只为给那个心力憔悴,伤痕累累的自己送去一束光,瞬间拥有继续前行的力量。

你可能感兴趣的:(《卖火柴的小女孩》之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