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 企业运维的机遇与挑战

本文内容来源于七牛云高级运维总监高磊在2017年5月13日七牛架构师实践日上的主题演讲,IT大咖说(id:itdakashuo)为七牛云合作的视频知识分享平台。

编辑:IT大咖说

阅读字数: 2196,用时:7分钟

嘉宾演讲视频地址:http://suo.im/4s94m8

内容摘要

从常见的互联网公司到最新的面向企业的各类公有云、专有云提供商,运维的工作内容和模式一直在转变。曾经流行的 Devops 是否依然适用?如何在云公司做运维?本次分享将带给大家一些新的视角与观点。

如何运维一个业务

我们在谈运维的时候,真正在谈的是如何运维一个业务。我们需要端到端的去看待运维对外的产出是什么,运维对外的产出其实是一个系统的SLA。

如果可以在一个可控的成本下实现SLA,不管是人肉的还是写代码的,只要达到了就好。但这只是第一步,SLA是「运维的业务」,但不是一个公司的业务。如果一个团队不去将目标瞄准公司的业务来做事,那这个团队是不合格的。

比如有的公司的业务应该是日活,是留存,是新用户增长;有的公司的业务是收入,是营收,是毛利,是净利,这才是业务。当这个公司的业务不同的时候,运维的打法需要有相当大的差异。

反思:运维与业务如何匹配

DevOps

DevOps在这两年一直很火,这与敏捷开发、持续集成都是有关联的,只不过它们是同一件事在不同的职能上发生的反应。同一个思路,对开发团队来说就是敏捷开发;对工程效率或测试团队来说,他们就会做持续集成;对运维来说,运维又会做DevOps,其实本来都是一回事。

DevOps的目标是快速迭代和稳定性之间的平衡,而它的基础是稳定灵活的基础架构。那么作为类似七牛这样一个云公司来讲,本身就是整个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就应该是稳定灵活的。那在基础设施里边怎么做DevOps呢?对于七牛这样的公司来讲,DevOps这个词看起来就变成一个悖论了。

To B or to C

如果站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可以感觉到toB公司对外,生意就是生意,对内则如履薄冰。

互联网公司的精髓就是一句话,羊毛出在猪身上,狗来买单。我经常跟我的团队讲,不要觉得我们是互联网公司,我们就是卖拉面的。

互联网公司和卖拉面的差别就在于,互联网公司不依靠这件事赚钱,而卖拉面的卖一碗就要赚一碗。如果所有的“拉面”都是贴钱卖,靠“咸菜”来赚钱,这是互联网公司;假如这个“拉面”保证每一碗的毛利率都是可控的,这就是拉面公司。所以真正决定我们运维打法的差别并不是toC和toB,而是你到底是“卖拉面的”,还是一个“羊毛出在猪身上”的公司。

如果这家做基础设施的公司有一个金主,有一个输血来源,和一步一步的往前走、每一碗饭都是靠每走出一步赚出来的,这两个打法的差别其实要远大过toC和toB的差别。

挑战:运维如何与业务结合

七牛的业务就是“卖拉面的”,这个是个前提。在最开始七牛整体技术的思路其实和一个“羊毛出在猪身上”的互联网公司没有什么差别。围绕运维来看,运维、研发和采购仍然紧密结合在一起,甚至这三个角色是重叠的。这就很像DevOps的概念。但是后来当我们从一个互联网公司被迫转向“卖拉面的”公司时,同时这个公司会变得越来越大,它不可能一个人做,会出问题。所以我们把运维团队拆成了基础建设、资源管理和业务运维。

虽然这三个加起来是运维团队,但看起来并没有什么整体性。于是我们增加了一个企业运维。当你“卖拉面”的时候,这些买“拉面”的人不光是散客,还有很多公司的集团客户,那就要为他专门定制服务了。所以到目前为止我们的企业运维有四个人,他们只为三个客户服务。

我们不同客户的需求都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我们一方面我们要保持对客户的柔软,就是说我们要满足他的需求,但是另外一方面又要保证自己的技术要有架构。

我们去掉了研发与基础建设之间的联系,让基础建设和资源管理连起来,然后把采购和资源管理的连线去掉,和业务运维联系起来。这个变化其实不是特别大,但是对七牛来说很重要。

反思:让团队像一个公司一样运转

首先要建立愿景和目标。

其次是善待客户,并且持续优化用户接触点。我们有针对外部的客户,也有内部的研发、商务,都是我们的客户。优化接触点是让接触点变小变少。

第三个是从成本中心变成利润中心。因为整个我们是“卖拉面的”,也要用“卖拉面的”思路去做事。我们要把我们所提供的所有服务承诺都变成SLA,就是说它有不同的级别。另外一方面,我们的研发团队、所有的周边团队都是我们的客户。比如我们的存储团队,他们会自己计算它们的成本,我们也是它的成本,这样我就变成了一个利润中心。当从成本中心转变成利润中心的时候,会有足够的空间来做很多事情。

最后一个就是适时的外包。与很多年以前,BAT起家的时代不同了,现在不管是人力的服务还是商业的、开源的产品都非常丰富,我们的团队不是很大,但是要求高、时间紧,因此我们必须拥抱且善于利用外部资源。

这四条就是我们把团队变成像公司一样运转所采取的行动。最后我们的团队就变成这个样子。

首先外部的团队改变了颜色。他们都是客户,有内部客户、外部客户,甚至连采购团队也是我们的客户。

第二,这几个团队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它们是通过一个资源池打交道的。

企业运维这里多了一个基础设施的团队,它去维护资源池,去给一些运维支持。

它把之前顺序的、线性的工作流程变成一个大家没有明显等待和依赖的异步的模式。

以上是我想分享的,在七牛这样的一个基础设施公司里运维演进的过程和我对运维的一些看法。谢谢大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To B 企业运维的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