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D2外脑的价值

【R:阅读原文片段】

分布式认知:外脑的价值

2008年,比利时的两位研究者在一本专业期刊上发表了一篇引人入胜的论文——《搞定:无压工作效率背后的科学》,他们从可验证数据和认知科学工作原理的角度具体分析了我的方法。[插图]我在此无法公正评判他们所做的精彩、详细的评价和结论(该文值得反复阅读),但可以肯定地说,其论点非常深刻:你的大脑是用来在思考模式的基础上产生想法的,而不是为了记住更多东西!

你的大脑是用来获得想法的,而不是用来保存想法。

思维的展开方式决定了它擅长识别,而不擅长回忆。扫视一眼今天的日历表,你可以在几秒钟内获得有关全天工作内容和情境的相关认识,而当你试图仅凭记忆回想未来14天的日历表内容时,你会感到很吃力。

丹尼尔·列维京在《有条不紊的思路》一书中对认知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进行了精彩阐述,涉及我们在信息时代管理并跟进相关数据的有限能力,以及创建并利用某种“外脑”的必要性。

一旦你把自己的记忆当作个人组织整理系统(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仍在这么做,以此处理那些管控自己生活的行为),你的大脑必定变得不知所措、不堪重负,因为你要它迫切处理的是它尚未完全掌握的东西。

然而,你能以适当、有效的方式转移大脑的注意力,形成针对未来思考和行动的最佳诱因(比如阅读一封电子邮件,然后在日历表上写下一次会面计划,进而处理这个问题,或者利用此次机会),然后你的大脑就可以进入放松状态。一旦在适当的情景中出现了你所关注的特定情形,大脑就可以凭借诱发因素自发地进行思考。你相信你会及时看见日历表上的安排,并能做出足够的准备。

GTD为你确认需要重点关注的事情提供了方法,从而使你可以提前付诸有效行动,并为在适当时机进行适当思考组织一套提醒方法。这两位比利时研究者阐述了在有效地利用大脑优势或劣势背后所蕴含的科学原理,为我们以最少的思考更有效地取得意义深远的成果提供了一个框架!

【I: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片段】

大脑的优势是在思考模式的基础上产生想法,大脑是用来获得想法的。大脑的劣势是记忆,如果把大脑当成任务组织与整理系统,它必定不堪重负,并且会辜负你的期望。所以,不要浪费大脑去保存类似待办事项类的任务。

可是,如果我们对于一些事情没有认定它们的预期结果、没有确定下一步的具体行动,并把预期结果和下一步行动保存到个人管理系统里去,这些事情就会一直萦绕在心头。我们应该合理地利用大脑,以适当、有效的方式转移大脑的注意力,扬长避短。建立完善的个人管理系统,让收集工具成为你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一部分,把一切事务赶出大脑,才能让大脑放松。如果你的个人管理系统足够的完善,在适当的情景中就能快速进入可以在此情景处理的事务,这时就是大脑开始工作的时候了,它就可以凭借“待办清单”自发地进行思考。

【A1我的反思】

以前我总是抱怨自己记性不好,总是在过了应该处理事情截至时间之后,才想起来好像什么事情没有做。一直被时间推着走,对生活没有掌控感。现在知道了大脑不是存储器,大脑是中央处理器。生活和工作上的琐事如此之多,只有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个人管理系统,才能让时间充分利用,让大脑适时放松。

你可能感兴趣的:(《搞定》D2外脑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