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什么是美林时钟理论?

“王莉姐,我发现一个很好玩的现象,最近我买的股票型基金一直在下跌,但是债券型基金却一直在上涨。”小贾问。

“所以,你现在知道分散投资的好处了吧?”王莉姐点了点头。

“是啊,一个上涨一个下跌,可以缓冲一下波动,没有那么剧烈。不过我好奇的是,股票和债券为什么是反向关系,还有没有其他类型的投资品也呈现这种关系?”

“你有没有听过美林时钟理论?”

“没有!股票和时钟有什么关系?”小贾好奇地问。

“我们知道,对于投资股票这件事,其实最难把握的就是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也就是股票的择时问题。在这里我给你介绍一个很有意思的理论,叫做美林时钟理论。”

“快说说!”

“美林时钟理论是美林银行在2004年首先提出来,是投资择时的基本理论。这个理论很简单,就是根据经济学原理和历史经验,把你的投资资金在不同类型的资产中间进行轮换,预计哪一类资产会上涨,就提前购买哪一类的资产。”

“听起来挺不错的,那我怎么知道哪一类会上涨?”

“别着急,听我一步一步来讲。美林时钟把所有资产分为四大类,分别是股票、债券、大宗商品、现金。相对应的,我们把经济运行的周期也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低迷、复苏、过热、滞涨。

根据这个理论,这四类资产分别在四个时期表现最好。具体来说,债券在低迷阶段最好,股票在复苏阶段最好,大宗商品在过热阶段最好,现金在滞涨阶段最好。”


“好神奇啊,这里面是什么原理?”

“我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地给你解释。

第一个低迷阶段,债券价格上涨。这时候的经济处于一个低迷状态,国家要大力刺激经济的发展。怎么刺激效果最好呢?就是增加货币的供应量,也就是印票子。那这个票子印出来之后去了哪里呢?”

“去了实体经济吗?”

“你要知道,这时候市场环境很不好,做实体经济就是亏钱。所以,那些拿到钱的人采取的是观望的态度,既不敢投资实体经济,也不敢投资股票市场,最好的选择就是购买安全资产,那么最安全的资产就是买国债,所以这时候国债的价格就会被买上来。”

“原来如此,在股票市场不好的时候,资金就会流向安全资产,也就是债券了!”

“第二个复苏阶段,股票价格上涨。经过一轮印票子的刺激之后,经济开始反弹,企业的经营状况开始改善。这时候股票开始上涨,因为企业改善了,销售增加了,利润也开始增加,公司盈利水平上升,财务报表的数字也好看了,大家就开始买那些利润上涨最快的公司的股票。”

“所以,在印票子之后股市是会上涨的,只不过需要一段时间的缓冲期!”

“第三过热阶段,大宗商品上涨。这时候因为前期印票子的原因,物价水平开始上涨,企业原料也开始上涨,所以企业的日子又不好过了,因为成本增加了,利润就会下降。这时候股票就开始下跌,这时候你就买那些价格上涨最快的原材料,也就是大宗商品。比如石油、铁矿石、原材料等。”

“第四滞涨阶段,现金为王。当市场上所有东西的物价水平都上涨,居民开始抱怨生活成本越来越贵的时候,政府就要出台调控政策了。怎么调控?肯定要收紧货币供应,所以这时候债券、股票和大宗商品都在下跌,就像是寒冬一样,只能持有现金慢慢等等春天的来临了。”

“这就是美林时钟理论,整个过程就像是时钟一样,循环播放!”


小贾财富逆袭之路》第83篇

   您的点赞是我坚持写作的最大动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83.什么是美林时钟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