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不设限》了解多元思考力,有效提升这种能力去实现思维的创新,使自己成为思维高手

在南非的津巴布韦,有一座叫做“东方之门”的办公大楼。这座建筑精巧错综,它里面的温度一直保持在22.7℃到25℃之间,耗能量也远低于同等规模的建筑。那么,它的设计者米克・皮尔斯是如何设计出这样富有创造性建筑物的呢?

原来,皮尔斯作为建筑学家,他对生态学也抱有极大热情。他通过观察白蚁给自己的泥土巢穴降温,获得了精准调节室温的灵感,并把这些灵感运用到了设计“东方之门”中。皮尔斯把建筑设计和自然界的作用相结合,找到了二者的交叉点,进而改变了自己原有的思维模式,实现了一种非凡创意。

这一事例告诉我们,只要想办法在不同的独立领域间寻找联系,并将其转化成可利用的力量,我们就能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取得有创意的成就。

我们今天要分享的这本《思维不设限》,就将带领我们学习如何去冲破思维的局限性,找到不同领域的交叉点去发展多元思考力,提高工作效率和创新力。

作者弗朗斯・约翰松在本书出版后,先后为众多世界五百强企业进行演讲,他和他的公司与世界各地的两千多个团队建立了合作,帮助这些团队提升多元思考力,并指导这些团队将创意运用到实践中。

好,接下来我们来说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吧。我将从三部分为大家讲解,第一部分是什么是多元化思考?第二部分是我们如何提升多元思考力,实现突破性创新?第三部分是我们如何抓住突破性思维,成为思维高手?

首先,我们先看第一部分内容:什么是多元化思考?

大多数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一生都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沿着一个特定的方向一直延伸,作者把这种想法叫做“单向思维”。如果我们能把不同领域的概念连接在一起,形成向多方面延伸的思路,那就是“多元化思考”

这两种思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单向思维有着某种明确的目标,而多元化思考会一直朝着不同的方向跳跃,不断形成新的创造。

比如布朗大学在2002年曾做过一项实验,研究人员教会一只猕猴玩电脑游戏。这款游戏不是由鼠标或者游戏杆控制,而是靠着猕猴的意念控制一个黄色光标追逐电脑屏幕上的红点。

这个看似简单的游戏,却是一项意义非凡的实验,背后的研究人员有数学家、计算机科学家,也有医学家和神经科学家。医学家们在猴子大脑中放入微型电极,科学家们通过计算机的统计技术解读猴子大脑中释放的信号,而别的领域精英也在实验中加入了自己的想法。最终,这项实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强烈的反响。

这种多元化思考,是多领域想法的交融和碰撞,它更有可能给世界带来根本性的改变。

接着,我们来讲第二部分内容:我们如何提升多元思考力,实现突破性创新?

作者认为,我们完全有可能人为地学会多元化思考,实现突破性创新。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作者提供的几种学会多元化思考的方法。

第一点:对世界要有好奇心;

恐龙,这个物种曾在地球上存在了数百万年,但它们却在大约6500万年前突然绝迹了。众多古生物学家都研究过恐龙灭绝的原因,有人认为恐龙得了花粉热,有人认为后来的哺乳动物逐渐占了优势等等。但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路易斯·阿尔瓦雷茨却认为,是一颗直径110千米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导致大气层上方产生了很宽的尘埃带,使地球气候变冷,从而导致了很多物种的灭绝。后来,这一理论成为了解释恐龙大灭绝的重要理论之一。

作为物理学家,阿尔瓦雷茨把天文学和古生物学联系了起来,并把研究兴趣放在了古生物学上,使他自己获得了意外而独特的见解。要想产生多元化的思考,就要对这个世界有好奇心,愿意在不同的领域上花时间。

第二点:学会和不同类型的群体打交道;

在生活中,我们大多愿意和自己性格、能力相仿的人做朋友,因为这样比较谈得来。但在工作中就不一样了,不同思维、行为的人在一起,才能给工作带来不一样的创造力。

这个道理不难理解。试想一下,如果大家的性格、能力都相当,那么所有人的思考和创造力就会大致相同,这个组织的创新就会很少。只有存在不同的面孔、不同的声音,一个能自由交流、结合各自想法的多元化组织才会出现。

第三点:提升自己的联想力。

我们想要产生多元思维,就必须增加随机组合产生的次数,更要把随机概念引入自己的思考模式中。作者把这种有意寻找不寻常概念组合的行为,叫做“交叉点狩猎”,就是让人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寻找联系。

作者举出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一群工程师,他们想安全有效地去除电线杆上的冰块。这群人就在旅馆中开启了一段交叉点狩猎活动:其中一位工程师建议在电线杆上放蜂蜜,也许熊就会被引来,然后熊爬上电线杆,电线杆就可能摇晃起来而使上面的冰掉下来。这样的思路让工程师们联想到震动原理,他们最后利用直升机在电线杆上方盘旋产生震动,成功地把冰块震了下来。

这种让人随机产生灵感的联想行为,能帮我们很快寻找到不同领域间的交叉点。

最后,我们来看第三部分:我们如何抓住突破性思维,成为思维高手?

我们了解了多元思考力的提升,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潜在的突破性思维。但接触到这种思维,并不意味着我们能把握它们。我们更应该学会如何抓住这些突破性思维。

首先,要在深度与广度之间找到平衡。

一个人的专业知识是很重要的,但要想引爆思维和创新想法,我们必须要同时拓展自己的知识深度和广度。

一方面我们要与跟自己有不同知识结构的人共事,这样才能找到工作中的交叉点,去构思出新的想法;另一方面我们可以在掌握了某一领域的知识后,再大胆地向另一个领域进攻,才有可能将不同的领域的知识有效地结合在一起。

其次,学会主动思考,产生多点思维。

针对生活中的一些任务,我们要学会最佳地利用时间和精力,把交叉点上的能量发挥到极致,收集尽可能多的想法,最后再做评估和筛选。

我们不妨做一下这个练习:一家砖厂的销售出了问题,厂家开始思考砖头的新用途,希望你能提供解决砖头销售问题的方法。现在你可以拿出一张纸来,先列举出不少于30种砖头的用途。这样做就会强迫自己想出更多的主意,列出规定数量的主意后,再分析哪一个最有效。

最后,利用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是亚历克斯·奥斯本在1957年提出的一个概念,是一个群体尝试解决问题最常用的方法,可以极大提高群体产生想法的数量和质量。

头脑风暴的规则很简单,可以遵循以下几点要求:首先是想法越多越好,大家要最大限度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其次是不要按套路出牌,尽可能想些新奇的主意;再次,我们可以在他人的想法之上进行拓展和延伸;最后是不要对这些想法做价值的判断。

好了,讲到这里,这本书的内容我们已经了解得差不多了,下面我来为大家总结一下。

首先,我们讲了什么是多元化思考。它是把不同领域的概念连接在一起,形成向多方面延伸的思路。

接着,我们讲了如何提升多元思考力。我们要对世界有好奇心,学会和不同类型的群体打交道,也要有自己的联想力。

最后,我们讲了如何抓住突破性思维,成为思维高手。第一,要在深度与广度之间找到平衡;第二,学会主动思考,产生多点思维;第三,利用头脑风暴法。

生活中的单向思维,往往会造成人思维的局限性,限制自己的能力发展。希望大家通过对本书的学习,学会多元化思考,不断提升创新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思维不设限》了解多元思考力,有效提升这种能力去实现思维的创新,使自己成为思维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