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笔沟的“蜜作”寻蜜之旅

若笔沟“蜜作”寻蜜之旅

2021427日,“蜜作”项目团队成员一行人在四川宝兴县政府人员、蜂业协会负责人以及当地养蜂村民的带领下进入若笔沟开启了“蜜作”寻蜜之旅的第一站

我国当前蜂蜜市场秩序混乱几乎所有卖家都自称自己的蜂蜜是纯天然蜜但事实是由于无法溯源经销层级多缺乏检测手段等多方面的原因市场上很难买到真正的纯天然蜂更别说是绝对无污染的纯净蜜蜜作项目将新型智能蜂箱和订单式农业应用于传统养蜂业。成都耕云牧月科技有限公司蜜作项目负责人肖军森表示,“蜜作”在依靠专家严选产品品质的同时,更希望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来实现农产品从养殖种植端到消费端的全程直播溯源,借助此功能来让消费者吃更安全、更放心。

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是闻名全球的“熊猫老家”,是世界第一只熊猫的发现地,拥有全世界数量最多的大熊猫野生种群,20067月被联合国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大熊猫栖息地宝兴县的若笔沟沟谷纵横,水流清澈,峡谷蜿蜒,岩壁峻峭,原始植被保存非常完好,是一处独特且多样性丰富的生物基因库。除此之外若笔沟还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植物界的活化石——珙桐。

雅安市宝兴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龚琴向蜜作项目组介绍说,“每年四月,若笔沟山上珙桐花就会盛开,若笔沟高山养蜂人养的蜜蜂就会采取珙桐花花粉,酿制成珙桐蜜。为了让消费者吃到更安全、更放心的优质蜂蜜,“蜜作”项目工作人员开启了此次若笔沟的四月寻蜜之旅。

图为“蜜作”团队与高山养蜂人在若笔沟山上蜂场合照

在提前一天与宝兴县农业农村局农经站站长胡顺康、畜牧发展中心副主任王兴、经济信息与商务局王志斌等当地政府人员开会讨论进入若笔沟的行程细节和注意事项后,2021427日早上7点,“蜜作”项目团队9人在陇东镇永兴村支部书记陈文武、副书记尹学康等人的带领下从雅安宝兴县县城来到当地养蜂村民家里整理行囊准备进山。

村民委员会副主任、若笔村特色农业公司法人代表董艮均介绍“若笔沟因尚未被完全开发,交通不便,很少有游客,去若笔沟的路也是最原始崎岖不平的山路所以一段车程过后,到时就只能辛苦大家徒步上山。”

从县城出发,在经过40分钟的车程后,车在一个只有一米宽的吊桥旁停下了,宝兴县蜂业协会的袁大康副会长说蜂箱沉重且大,蜂农每次进山只能背两箱,来回跋涉一个月二十几次才能运输完成,异常艰难。”当地养蜂村民背上沉重的蜂箱,脚骑摩托车颤颤悠悠穿过吊桥。

图为高山养蜂人进山经过的岩壁吊桥

行进过程中,由于没有路,大家只能小心翼翼从用树干搭建的简易原始的独木桥上相扶而过宝兴县教育局派驻陇东镇永兴村的驻村工作人员祝申跃指着悬崖峭壁上的孔洞介绍,“这是千百年来,祖祖辈辈的蜂农凿山开路,将木棍插在岩壁上搭建成的陡峭栈道,异常凶险艰难,进山采集的大熊猫蜂蜜凝结了当地蜂农的心血与汗水。”

独木桥的上方是一片茂密的树林,下方是湍急的溪流,走在独木桥上时一不小心就可能会掉入激荡的漩涡里。在陡峭的高山上徒步三个小时后,到达了海拔2200高山深处的养蜂场。依山而建的简易木屋外是一片空旷的草地,草地上安置着三四排蜂箱,蜂箱口依稀可见来回徘徊的蜜蜂。从几百米的高山上俯瞰,周边没有任何人为的建筑物,有的只是满眼的珙桐花、茂密的树木、交错的路和穿梭其中的溪流。

图为“蜜作”工作人员穿过原始悬崖栈道

在这里养蜂的是一个满头白发的老爷爷。在跟这位年近古稀的高山养蜂人进行交谈后,蜜作项目组新媒体负责人牛佳佳了解到,虽然若笔沟养蜂环境优美,但山路难走,高山养蜂不仅成本高、销售难,还要面对不确定的自然环境因素对养蜂的干扰,时常给养蜂人造成巨大损失。蜜作项目联合创始人张婧玫由衷感慨:“大熊猫蜂蜜虽甜,养蜂人心里实苦。”

图为高山养蜂人每次上山都要过的独木桥

“蜜作”技术人员舒星月向高山养蜂人介绍说“蜜作”项目能蜂箱利用先进物联技术和实时监控技术自动全天候传输蜂箱内蜜蜂生产监控数据至大蜂慧平台,让蜜蜂生产过程信息化、数字化,通过云计算对蜂箱异常状态实现预警提醒并提供解决办法,从而可以有效减少蜂农财产意外损失。

紧接着在高山养蜂人允许的情况下,“蜜作”的硬件工程师陈益和肖杰当场对设备进行了调试并安装到了蜂箱上进行演示。高山养蜂人在扫描蜂箱铭牌上的二维码后“蜜作”技术团队的溯源系统成果表达了认可并表示后期合作的话,愿意将此设备安装到蜂箱上以促进蜂蜜的全过程直播生产及线上售卖。

随行的村妇联主席马伟芬得知这种线下智能设备和线上溯源售卖的模式后非常高兴,表示当地的妇女十分适合这项不需要重体力劳动的增收项目,还能方便在家照顾孩子,不用外出打工造成留守儿童问题,并且下一步可以考虑搭配当地熊猫特色的文创产品进行售卖。

图为高山养蜂人仔细查看蜂箱溯源二维码

此次若笔沟的寻蜜之旅,“蜜作”团队不仅探寻到了优质的珙桐花蜜,还更加坚定了将“蜜作”的设备应用到更多乡村地方去的信念政府相关领导肯定了“蜜作”项目立足智慧农业,服务乡村振兴的切入点。成都耕云牧月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联合创始人杨喜堤博士表示,“蜜作”今后将更加积极地响应国家政策号召,致力于改变传统养蜂模式,以科技为养蜂业赋能新价值,切实提高蜂农综合收入促进蜂蜜产业的技术升级

你可能感兴趣的:(若笔沟的“蜜作”寻蜜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