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1. 数据

数据是描述客观事物的符号,是计算机中可以操作的对象,是能被计算机识别,并输入给计算机处理的符号集合。

  • 数据其实就是符号,这些符号具备下面两点:
    1. 可以输入到计算机中;
      2.能被计算机程序处理;

整型、浮点型这些数值类型成为数据,声音、图像、视频等非数值类型也可以称为数据。数值类型的数据可以进行数值计算,而像音视频这类非数值类型的数据可以进行编解码处理;

2.数据元素

是组成数据的有一定意义的基本单位,在计算机中通常作为整体处理。也被称为记录。
如果将“人类”看做是数据,那么每一个人就是数据元素。

3.数据项

一个数据元素可以由若干个数据项组成。

数据项是数据不可分割的最小单位。但在处理问题时数据元素才是数据结构中建立数据模型的基础要点。
例如人这个数据元素,拥有眼、耳、鼻、嘴、手、脚这些数据项

4.数据对象

是性质相同的数据元素的集合,数据对象是数据的子集
什么是性质相同呢?
即指数据元素具有相同数量和类型的数据项,因为是数据的子集,所以我们在处理时一般将数据对象简称为数据。

5.数据结构

是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为什么要研究数据结构呢?因为在计算机中数据元素并不是孤立、杂乱无序的,而是具有内在联系的数据集合,想要写好程序,就需要分析处理数据元素间的关系。

6.数据结构类型
  • 逻辑结构:是指数据对象中数据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1. 集合结构:集合结构中的数据元素除了同属一个集合外,他们之间没有其他关系;
    2. 线性结构:线性结构中的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是一对一的关系;
    3. 树形结构:树形结构中的数据元素之间存在一对多的层次关系;
    4. 图形结构:图形结构中的数据元素是多对多的关系;
  • 物理结构:也称为存储结构,是指数据的逻辑结构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形式;
    1. 顺序存储结构:把数据元素存放在地址连续的存储单元里,其数据间的逻辑关系和物理关系是一致的;
    2. 链式存储结构:把数据元素存放在任意的存储单元里,这组存储单元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不连续的;
7.数据类型

是指一组性质相同的值的集合及定义在此集合上的一些操作的总称;
C语言中,数据类型按照取值不同分为两类:

  • 原子类型:不可再分解的基本类型。包括整型、实型、字符型等;
  • 结构类型:由若干个类型组合而成,是可以再分解的。例如整型数组是由若干个整型数据组合而成的。

备注:读《大话数据结构》第一张总结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