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9延展话题:如何正确认识形形色色的“金融创新”?

回顾:量化交易

1.量化交易,用计算机对海量的数据进行计算,提炼规律,做出预测,帮我们做出投资策略的方法。

2.很多投资银行投入大量资源,促进了量化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很多投行内部就设有专门的量化交易基金和部门。

3.量化交易有它适用的条件,他在规律稳定的时候可以获得很高的受益,但是如果规律发生了巨大变化,而我们又没有能及时调整的话,可能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本周讲了三个重要的投行创新,零售经纪,垃圾债券和量化交易。这些创新都曾深刻的改变了全球金融市场的面貌,也改变了投行的形态。创新,可以是天使,也可以是魔鬼。尤其是在中国这种金融市场薄弱,金融知识匮乏的市场里,很多创新都容易流于概念的炒作。

今天了解一下这几年非常火的几款金融创新,看看到底那些有潜力,哪些又是海市蜃楼。

1.智能投顾,这个投资顾问到底智能吗?

智能投顾,根据大数据对每个客户进行动态的风险测评,然后在根据每个客户的风险偏好推荐最合身的证券投资组合。

利用大数据,分析出风险偏好,计算出对你的最优投资组合。

看上去,现在我们每个人沉淀的数据这么多,大数据的计算嫩能力这么强,这个模式理论上好像是可以成立的。

反向推导一下对金融服务机构的要求:

1.海量的个人实时数据

2.极强的大数据分析能力

3.必须有大量的像行为金融学、心理学、计算机编程方面的高级专业人士。

放眼市场一看,像腾讯,阿里,平安等几个超级企业具备这个潜力,但是任然需要很长时间去挖掘数据,理解人性,修正模型。真正做到智能投顾,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所以,智能投顾现在很大程度上海停留在一个噱头的阶段。

2.机器人怎么选股?

很多人把机器人选股和智能投顾混淆,其实机器人选股属于量化交易。

量化交易,其实是随时需要跟踪调试的。目前完全的机器化,程序化的效果并不好。比如美国首支应用人工智能选股的基金“阿尔法狗”,在上市的一个月内,大幅地跑输了标普500指数。

更重要的是,中国市场变化快,规律不稳定,小概率事件经常发生,这种脱离了人工检的机器人选股,风险更是极大。

所以说,很多机构说的什么智能投顾,机器人选股,很多时候都是营销噱头。

3.P2P投资靠不靠谱?

P2P,就是peer to peer,个人对个人贷款平台。在2013年到2014年市场上有3000多家的P2P 平台,但是到了2017年,一半以上已经倒闭掉了。

P2P平台为什么会频繁出事?不是因为监管的问题,而是因为他背后的金融逻辑不对。监管部门,像银监会对P2P平台的定义是什么呢?他就是“网贷平台,就是金融信息中介,你不得直接或间接地吸纳存款资金,不得非法集资”。意思就是只能收取中介费用,这就和P2P平台要做的贷款业务发生了矛盾,P2P是有吸收资金,打造资金池池性质的。

贷款业务的核心是什么?其实了解借款人的资质,包括他的还款能力、还款意愿。那么这个业务,能不能通过线上完成?通过填表,或者在网上留下的数据信息来分析完成呢?

目前看上去是非常非常难的,为什么?有三个原因。

第一,互联网没有办法自动甄别信息的真伪比如说,在要求借款人填表的时候,有哪个借款人会主动说自己不诚信呢?互联网可以传递真实信息,也可以传递虚假信息,这两种信息对互联网来说是完全一样的。识别借款人资质的工作不是说有了互联网就可以自动完成的。

第二,作为信息中介,你就只能收取中介费,这个费用是很低的,你没有办法通过吸收存款来赚取存贷差。以P2P平台鼻祖Lending Club为例,确实在坚持着信息中介的路线,不开资金池,不接触资金,就收取一点点双方的服务费为赢利点。在2016年,亏损1.46亿美元,到现在股价下跌80%。所以在目前的情况下,一个信息中介去支撑贷款业务的成本是非常难的。

第三,P2P做的小额和微额贷款,本来就是传统银行不愿意做的高风险,高成本业务。现在很多P2P平台,没有互联网技术,没有金融专业知识,没有风险管理,没有有效的获客渠道,怎么可能不出问题呢?

把握一个原则:一个P2P平台想要成功,必须有海量的好质量数据,有有效的风险识别技术和强大的算法。换句话说,你投资的这个 P2P 平台需要在互联网和金融风控这两个技术上有非常高的壁垒。

希望你明白,金融创新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他需要过硬的金融逻辑和充足的现实条件。


划重点:

1.智能投顾就是根据海量的数据进行动态的风险测评,然后根据每个人的风险偏好推荐合适的证券投资组合。

2.机器人选股是量化交易,不是智能投顾。

3.P2P 平台是个人对个人的网贷平台,金融信息中介。P2P平台要成功,必须要有海量的高质量数据,有效的风险识别技术和强大的算法,在互联网和金融风控这两个技术上有很高的壁垒。

4.金融创新想要成功,需要有过硬的金融逻辑和充足的现实条件。

你可能感兴趣的:(039延展话题:如何正确认识形形色色的“金融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