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胆怯时,我们应该是如何!

      周末犯懒不想在家做早餐,就带着孩子到楼下的早餐店去吃早饭。我们点了面条和盒装的米酒,因为天气还有点冷,怕孩子喝凉的对肠胃不好,就请服务员帮忙将米酒放在热水中托热。由于小店的生意很好,服务员忙忘了我们在加热的米酒,直到面条吃完,米酒也没送上来。大宝就有些着急啦!我让他去服务员那问问看,大宝绕着服务台来来回回几趟,却始终没能敢问出口。磨磨蹭蹭回来缠着我让我帮他去问。知道大宝是个内向的孩子,想让他锻炼一下,我就没有答应他的要求。而是告诉他“妈妈就站在你身后不远,你不用害怕,妈妈相信你能勇敢的问出口”,我不停的鼓励他,带着他来到服务台附近,希望他能有所突破。可是最后我还是失败啦!看着孩子怯弱的表情,我当时的心情还是很失落的。

        我知道孩子的胆怯和他自身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但我着急他的过于胆怯,于他未来的不利。我不要求他如外向孩子那般八面玲珑,但我希望他能在需要维护自己的正当权时发声,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做为父母我希望能帮到他,虽然这个过程会很漫长,效果也可能微乎其微,但我还是想和他一起去努力。

      我想带着大宝去尝试以下几件事:

        一、抛弃不好自我暗示,实现良好自证。

      命运可控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可控的。它基本会按照你所想、你所说和你所做的方式,来呈现你的命运。对于孩子也是如此,因为他性格相对内向,生活中总会有意无意给他胆小的标签。而标签和预言是个十分有杀伤力的东西,很多时候就是说着说着人生真的就这样啦!所以我要告诫自己,在与孩子的交流中避免这类词语给他定性,我不能让孩子产生“我就是胆小”之类的消极自我定义。而是要多去夸奖他的勇敢,在他有哪怕如主动和邻居打个招呼这样的一点小小进步上去及时鼓励他,让孩尽可能的进入良性循环,让他的自我预言更加积极一点。

      二、尝试坐在前排,习惯被注视。

      坐在前排这看起来是个很小的细节,但我觉得它的意义非凡。因为在前排孩子能够得到老师眼光上更多的关注,这对胆小的孩子也是一种挑战。缩在最后,缩在角落,只会让自己越来越没有存在感,那将是一种恶性循环。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尽量鼓励孩子去尝试向前坐,也许可以用小压力慢慢换来好结果。

        三、学习当众去讲话。之前本想着给孩子报个口才兴趣班,但因为他自己的抗拒放弃了。但当众讲话的能力其重要性是毋容置疑地。我现在正在尝试慢慢引导他从家庭内正式发言开始锻炼,让他从当着我和他爸爸讲故事,一步一步地提升他的自信。

        四、妈妈退二线,自己做选择。

        孩子越来越大,必须培养他的自立。给他明确的目标,具体细节让他多多自己决定。比如做作业,我只告诉他今天必须做几样,什么时候之前做完。至于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都由他自己决定。

 

你可能感兴趣的:(当孩子胆怯时,我们应该是如何!)